夷陵州
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峡州置,属荆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长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改为宜昌府。
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峡州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属荆州府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、远安、长阳、宜都等市县地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,改夷陵州为彝陵州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为宜昌府。
明洪武九年(1376)改峡州置,属荆州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、枝城、长阳、远安等市县地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)改为宜昌府。
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峡州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属荆州府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宜昌、远安、长阳、宜都等市县地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,改夷陵州为彝陵州。雍正十三年(1735年)升为宜昌府。
北宋皇祐中置,在今江西上饶市城西南隅。元至元间迁今上饶市西,改名葛阳驿。北宋皇祐年间置,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南。元至正年间改葛阳驿。
①为秦将任嚣平南越时在“番禺之都”所建的小城。在今广东广州市仓边路及儿童公园一带。《南海百咏·任嚣城》 诗序引《番禺杂志》云:“今城东二百步,小城也。始嚣所理,后呼东城,今为盐仓,即旧番禺县也。”②在
在今广西天等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结安州: 堰水 “在州 (治今结安) 西南。或曰即涧水也。自都结州流入境,土人堰水以溉田,因名堰水。南流入茗盈州”。
在今台湾省彰化、云林二县界上。为浊水溪下游干流。清范咸《重修台湾府志》卷1:西螺溪“在(彰化)县治南五十里”。
亦作托马河。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结雅河支流托木河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8:托摩河“国语,令其栖止也。(黑龙江)城东北三百七十里,源出兴安岭,南流入精奇哩江”。17世纪中叶,沙俄殖民主义者波雅尔科夫
在今山西襄垣县西南东周村。《清一统志·潞安府》:东周镇“在襄垣县西南二十里”。
①西汉平帝刘衎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大王村附近。《汉书· 平帝纪》: 元始五年(公元5),“葬康陵”。臣瓒注曰: “在长安北六十里。”②东汉殇帝刘隆陵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南。《后汉书·安帝
西汉置,属济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章丘市北绣惠镇北七里之回村。文帝四年(前176)封齐悼惠王子安为阳丘侯,后为县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章丘市西北回村。属济南郡。东汉初废。
西汉置,属九江郡。治所即今安徽怀远县南马头城乡。东汉改为当涂县。
①在今湖南新化县西北一百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②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八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(1)在浙江省义乌市北部。面积95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苏溪,人口 5500。以溪得名。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