奔那伐弹那国
亦译作奔那伐檀那国。故地或以为在今孟加拉国帕布纳一带。唐玄奘曾至其地。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: 奔那伐弹那国 “周四千余里。……自此东行九百余里,渡大河至迦摩缕波国”。
亦译作奔那伐檀那国。故地或以为在今孟加拉国帕布纳一带。唐玄奘曾至其地。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0: 奔那伐弹那国 “周四千余里。……自此东行九百余里,渡大河至迦摩缕波国”。
即今浙江鄞县南陈婆渡乡。清光绪《鄞县志》卷2《市镇》:陈婆渡“距城二十五里”。
在今四川简阳市西。《元和志》卷31广都县:大塔山“在县东四十里。有阿育王塔, 因名”。
即今四川德阳市北黄许镇。清同治 《绵州志》 卷12: 黄许镇,“《(德阳) 县志》: 治北二十里。即古绵阳镇。《省志》 误作黄鹿镇”。在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北部。面积26.7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镇人民政
唐贞元十二年(796)置,属安南都护府。治所在今越南黄连山省镇安附近。后废。唐贞元十二年(796年)置,治今越南安沛省镇安附近。后废。
①在今山西长治市西北。《晋书·石勒载记》:西晋永嘉二年(308),“元海使刘聪攻壶关,命勒率所统七千为前锋都督。刘琨遣护军黄秀等救壶关,勒败秀于白田”,即此。②在今湖南岳阳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开
在今湖南桑植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福所: 前山 “在所治 (今桑植县) 南。登山可以瞭望”。集镇名。(1)在浙江省临海市北部、河头溪南岸。属河头镇。人口3850。村后有形如蟾蜍之山,原名蟾山,后
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东门里街。始建于隋开皇六年 (586),名龙藏寺。唐改为龙兴寺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扩建。清康熙年间改名隆兴寺。有天王殿、摩尼殿、戒台、慈氏阁、转轮藏阁、大悲阁、弥陀殿等。大悲
在今海南省琼山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大坡立营“在府西南。防守居林、居碌、沙湾三峒黎‘贼’。《志》云,琼山县村峒凡百二十有六处”。
唐贞观六年(632)置,属羁縻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北宋置,属建始县。在今湖北鹤峰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宜昌府》:连天砦“在鹤峰州北……《新志》,连天关在美容土司北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