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母山
在今湖北钟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安陆府钟祥县:子母山在“府北百里。有二十二峰,大小相接,环列如屏”。
在今湖北钟祥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安陆府钟祥县:子母山在“府北百里。有二十二峰,大小相接,环列如屏”。
亦作率都沙那、苏都识匿、苏对沙那。又称东曹。隋时为西突厥地,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乌腊提别龙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“窣堵利瑟那国,周千四五百里,东临叶河。……土宜风俗同赭时国。自有王,附突厥。”
在今甘肃古浪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黄羊川山 “在古浪县东南五十里。群山环峙,中夹平川”。
即今海南文昌县东五十三里文教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文昌县图:东有文教市。
五代后蜀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。元改为宣抚司,属吐蕃等处宣慰司。明改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。
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一曲。明《八闽通志》卷6《地理志·山川》 崇安县:三姑石“三峰并峙。相传秦时有三女游于此,因化为石”。实则以形似为名。
又作浏口。在今湖南长沙市北,为浏阳河入湘江之口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湘水 “北过临湘县西,浏水从县西北流注,……湘水又径浏口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开平元年 (907),马殷遣 “黄璠帅战
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海安镇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徐闻县:呇磊驿“南有呇磊浦”。
为图们江北源。在今吉林和龙市西南。民国魏声龢《鸡林旧闻录》:“光绪十一年,我国遂会勘,始得勘明图们江之源:正源红丹水,北源红土山水,南源西豆水(西豆在韩境。其实北源乃石乙水,红土山水,又石乙水之北源,
在今浙江兰溪市北十五里女埠镇兰江之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兰溪县: 普济桥 “在县西北女儿渡上。宋绍圣中维百舟以梁溪上,名普济桥,后更名望云。今桥废,仍以舟济”。
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镇西威远岛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东莞县: 武山砦 “在县南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二》 “虎门寨” 条: “武山寨在县南武山,与虎门相应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