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洮砦
北宋元符三年(1100)以瓦吹砦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宁洮砦“故瓦吹砦,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。东至通湟砦四十五里,西至来宾城一十七里”。
北宋元符三年(1100)以瓦吹砦置,属湟州。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宁洮砦“故瓦吹砦,元符二年收复,三年赐名。东至通湟砦四十五里,西至来宾城一十七里”。
明置,在今湖北罗田县东北一百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:岐岭关“在岐岭上,有中岐岭、下岐岭二关”。
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羊场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 “在城铺”条下:又有“羊场铺”等皆戍守处。
即今江西永修县东北芦潭。明初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古镇名。又名芦潭市。在今江西省永修县东。明于此置巡检司。
即今贵州桐梓县北松坎镇。《明史·四川土司传》: 万历间,杨应龙反,总督邢玠檄应龙安稳听勘,“应龙缚渠魁,待罪松坎……于松坎设同知治焉”。即此。
在今广东普宁市北洪阳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普宁县:北关隘在“县城(今洪阳镇)北。城南有南关隘”。
十六国北凉段业分敦煌之凉兴、乌泽,晋昌之宜禾三县置,治所在凉兴县 (今甘肃安西县西南)。隋初废。十六国北凉置,治凉兴县(今甘肃安西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安西县一带地区。北魏废。
明正统三年(1438)置,属陕西行都司。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。清雍正二年(1724)改为古浪县。明正统三年(1438年)置,治今甘肃省古浪县。属陕西行都司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置为县。
南朝宋置,属晋兴郡。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、邕江以北。南齐以后废。
即今西藏林芝县西北觉木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卫藏诸城:朱木宗城“在拉萨东南七百五十里”。“朱木”藏语意为神母。朱木宗,又作角木宗、卓莫。清康熙间置。在今西藏自治区林芝县西北觉木乡。
即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五里七星关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 西川节度使高骈 “戍望星、清溪等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