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安东都护府

安东都护府

唐六大都护府之一。总章元年(668)置,治所在平壤城(今朝鲜平壤市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总章元年,李勣平高丽国,得城百七十六,分其地为都督府九,州四十二,县一百,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以统之。”辖境西起辽水,东与北皆抵海,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,南至朝鲜大同江地区。其后大同江南岸渐为新罗所据,松花江、乌苏里江以东、鸭绿江上游一带为渤海所有。上元三年(676)移治辽东城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,仪凤二年(677)徙治新城(今辽宁抚顺市北高尔山城)。圣历元年(698)改为都督府,神龙元年(705)复为都护府,以幽州都督兼领都护。开元二年(714)又移治平州(今河北卢龙县),天宝元年(743)又迁辽西故郡城(今辽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岸)。自开元七年(719)起都护例由平卢节度使兼领,至肃宗上元二年(761)平卢节度使南迁淄青而废。


唐都护府之一。总章元年(668年)九月平高丽,十二月分其地为九都督府、四十二州、百县,于平壤城(今朝鲜平壤市)置安东都护府,用其渠帅为都督、刺史、县令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辽河以东、吉林省松花江和头道江西南,以及朝鲜北部和西部地区。圣历初渤海兴起后,辖境东部、北部缩小,东至今吉林省白山市、辉南县,北至辽源市。开元二十四年(736年)辖境南部缩小,浿水(今朝鲜大同江)以南为新罗所有。咸亨元年(670年)移治辽东,上元三年(676年)移治辽东城(今辽宁辽阳市),仪凤二年(677年)移治新城(今抚顺市北高尔山)。武周圣历元年(698年)降为都督府,唐神龙元年(705年)复为都护府,移治幽州(治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开元二年又东移治平州(今河北卢龙县)。天宝二年(743年)再移治辽西郡故城(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)。开元七年后,常以平卢节度使(治营州,今辽宁朝阳市。天宝二年徙治辽西郡故城)兼领安东都护,肃宗上元二年(761年)营州陷于契丹,平卢节度使南迁,都护府遂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义立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乐昌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。隋大业初废。②南齐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、郁南、罗定等市县境。隋开皇中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东省四会市北。属乐昌郡。隋属南海郡。大业初废。

  • 京岘山

    又名丹徒岘、荆岘。在今江苏镇江市东五里。京口即以此山得名。南朝宋鲍照有 《从拜陵登京岘》 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“浙江东西节度使韩滉闭关梁,禁牛马出境,筑石头城,穿井近百所,缮馆

  • 宣平县

    ①金承安二年 (1197) 置,属宣德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东左卫镇西。元移治今怀安县东左卫镇,属宣德府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废。②明景泰三年 (1452) 分丽水县置,属处州府。治所即今浙江武

  • 葛鲁城

    亦作葛笼城。为大理国屈部居住城。在今四川德昌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德昌路: “在建昌西南,所居蛮号屈部。元至元九年内附。十二年立定昌路,以本部为昌州。二十三年罢定昌路,并入德昌路,治本州葛鲁城。”

  • 乐山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乐昌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四会市北。隋大业初废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乐阳县置,属缘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东北附城乡古城。大业初属郁林郡。唐属横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。③唐宝应元年(7

  • 粮船湾

    即今香港九龙东北船湾。形势险要。清于此设粮船湾汛,有把总驻守。

  • 武劳县

    唐置,属武峨州。治所在今越南北太省南部。后废。

  • 曾家岩50号

    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。1938年底,中共代表周恩来、董必武、秦邦宪、邓颖超等到重庆后,正式组成中共中央南方局,周恩来任书记。为便于工作,周恩来以个人名义租下这幢楼房,作为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在

  • ?陶县

    一作汪陶县。 西汉置, 属雁门郡。 治所在今山西应县西。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雁门郡��陶县, 注引孟康曰: “音汪。” 西晋永嘉后废。

  • 威州镇

    ①又名天威城。即今河北井陉县北十六里威州镇。北宋初为天威军治,熙宁中又为井陉县治。金又为威州治。②即今四川汶川县,西临岷江。西南距汶川旧县(今绵虒镇) 四十里,东北距茂州 (今茂县) 九十里。民国 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