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,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北十九里南位乡茂林村。始建于建元二年 (前139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“后元二年,葬茂陵。” 《三辅黄图》: “本槐里县之茂乡,故曰茂陵。” 并迁守陵户于此置茂
从今山西大同至永济市蒲州镇。全长约854公里。清宣统元年(1909)动工,先修太原至平遥段,1911年后时断时续。至1936年从太原到风陵渡的同蒲路南段建成;从1935年至1939年太原至大同段也建成
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五十里。北宋苏轼《琼州惠通井记》 曰: “琼州之东五十里,曰三山庵。庵下有泉,味类惠山。东坡居士过琼,庵僧惟德以水饷焉。而求为之名,名之曰惠通。”
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三十里课里。清有外委把总戍守。
①战国楚地。夏水会合大江处,即今湖北武汉市汉江江口段。战国楚屈原 《九章·哀郢》: “背夏浦而西思兮,哀故都之日远。” 朱熹注: “时未过夏浦也。故背之而回首西乡,以思郢也。”②即夏港镇。在今江苏江阴
即八哈塔。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。元刘郁《西使记》:丁巳岁(公元1257年),“取报达国,南北二千里。其主曰合里法。其城有东西城, 中有大河”。
元至正中置,治所在今云南晋宁县东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中置,治今云南省晋宁县南大古城。属中庆路。寻废。
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懿州(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塔营子乡)。永乐八年(1410)移治义州卫城(今辽宁义县)。后废。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年)置,治今辽宁省阜新市东北塔
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万历年间,“石砫女土司秦良玉卒败贼(奢崇明)牛头镇,复新都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新都县:弥牟镇,“牛头即弥牟镇,音讹也”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寿光市境西部。属
宋置,属洪雅县。在今四川洪雅县西六十里竹箐镇西北竹晶关。明设竹箐山巡司于此。清费密《荒书》:顺治十七年(1660),张献忠余部郝承裔“又取洪雅县,退守竹箐关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