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带江
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 宝带江“源出石井山下之庄家潭,东北流绕宝带山,沿城西北至府城北五里,汇于敛材溪,又东北经挂榜山,又北经亮砦西,又北入于沅江”。
在今贵州黎平县西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 宝带江“源出石井山下之庄家潭,东北流绕宝带山,沿城西北至府城北五里,汇于敛材溪,又东北经挂榜山,又北经亮砦西,又北入于沅江”。
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在今云南大关县南部。
又称柳追和都督城。唐南诏置,属开南节度。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。南诏后期属银生节度。宋大理废。
亦作莫力洪、莫力洪库。在今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。清曹廷杰 《西伯利东偏纪要》: 黑龙江入松化江有二口,“上口在徐尔固上六十五里,松花江南岸莫宏库地方西北,俄人轮船俱由此口出入”。
又作造口站。元置,在今江西万安县东南赣江西岸皂口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又称造口站。元置,在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。属吉安路。明改名为造口,置巡检司于此。
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西南鉴江东岸。明万历九年(1581)移宁村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吴川县:宁川所“又北有宁村巡检司,治川滘,后迁县西北之地聚村, 又迁于芷芎口”。
三国魏置,治所在朝歌县 (今河南淇县)。寻废。三国魏置,治朝歌县(今河南淇县)。寻废。
①西汉高帝二年 (前205) 改殷国置,治所在怀县 (今河南武陟县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,京汉铁路 (包括卫辉市) 以西地区。西晋移治野王县 (今河南沁阳市)。辖境渐小。隋开皇三年(583)
即今四川汶川县西南水磨镇(兴仁场)。民国《灌县志》卷2:兴仁场“在治西南九十里。一称水磨沟,濒寿江西岸,据两金门户。旧属漩口乡,古老人村即其地”。1957年划属汶川县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鸡鸣山南,乾河沿北。本三国吴后苑城。东晋成帝时改建,为东晋、南朝台省(中央政府)和宫殿所在地,故名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侯景“悉逼百姓及军士家累入台城内”。后梁武帝饿死于此。今习称鸡鸣寺北
北宋置,属永寿县。即今陕西永寿县东北常宁镇。清改为镇。北宋置,即今陕西省永寿县东北常宁镇。金时改常安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