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富林县

富林县

唐武德四年 (621) 分铜陵县置,属勤州。治所在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。次年属春州。后废。开元十八年 (730) 复置,为勤州治,天宝初为云浮郡治,乾元初复为勤州治。后州治移至铜陵县,富林县属勤州。北宋开宝六年 (973) 废入铜陵县。


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铜陵置,治今广东省云浮市西南,属勤州。五年州废,属春州。后县废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置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苛蓝山

    亦作可蓝山,都卢山。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六年 (429),夏赫连定“畋于阴槃,登苛蓝山,望统万城泣曰: 先帝若以朕承大业者,岂有今日之事乎!”

  • 剥重州

    唐开元十七年 (729) 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或石棉、泸定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
  • 扶淇县

    即扶其县。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。

  • 松桃厅

    清雍正八年 (1730) 置,属铜仁府。治所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北十里长冲。以在松桃山下,故名。后移蓼皋山下,即今松桃苗族自治县。嘉庆二年 (1797) 升为直隶厅,属贵州省。1913年改为松桃县。

  • 红门口堡

    在今山西偏关县东北五十二里红门口,为通往内蒙古之要隘。《清一统志·宁武府》:红门口堡“明宣德九年以沟通塞外,建敌台桥洞一座,外设边墙一道,壕堑品窖三层。万历中增左右砖台以备侦望”。

  • 梁信县

    南朝梁普通四年 (523) 置,为梁信郡治。治所即今广东封开县。隋开皇初为封州治,十八年(598) 改名封川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南贺江口,为梁信郡治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封

  • 得胜山

    ①在今江苏邗江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扬州府: 得胜山“在府西北三十里。宋绍兴初,韩世忠败金人于大仪,还军至此,因名”。②在今安徽宿松县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 得胜山在 “县南四十

  • 筠门岭圩

   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筠岭县治此。

  • 杯山镇

    在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六十里城山乡。南宋绍兴中置巡司于此,属新淦县。寻废。明洪武初复置,设巡司,万历中移建县东之蓝桥。崇祯中复还旧所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作枉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作柸山。

  • 廉村

    在今福建福安市西南十五里。唐时村人薛令之为官清廉,得御赐村名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薛令之宅“在福安县西南十五里。《志胜》: 唐肃宗念令之旧德,表所居为廉村,水为廉溪,山为廉岭,以旌之。宋朱松有 《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