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尉氏县

尉氏县

①秦始皇二年 (前245) 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尉氏县。西汉属陈留郡。西晋属陈留国。西晋末属陈留郡。北魏兴安元年 (452) 废。太安三年 (457) 复置。东魏天平元年 (534) 改属开封郡,北齐废。隋开皇六年 (586) 复置,属汴州。大业初属颍川郡。唐属汴州。五代属开封府。元属汴梁路。明属开封府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

②东晋安帝置,为秦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六合县。南齐后属齐郡。隋开皇四年 (584) 改为六合县。


(1)古县名。东晋安帝时侨置,治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。为秦郡治。北周属六合郡。隋开皇四年(584年)改名六合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南省东部。属开封市。面积1257平方千米。人口84.7万。辖8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春秋郑国尉氏邑,秦王政二年(前245年)置尉氏县,治今尉氏县城,属颍川郡。两汉属陈留郡。三国魏属陈留国。晋属陈留郡。北魏兴安初废,大安中复置。东魏属开封郡。北齐县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复置,属颍川郡。唐属汴州。北宋属开封府。元属汴梁路。明、清属开封府。1913年属豫东道,1914年属开封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9年属陈留专区,1952年属郑州专区,1955年属开封专区,1969年属开封地区,1983年属开封市。地处沙地沙丘平原区,贾鲁河纵贯南北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花生、豆类等。有纺织、化工、橡胶等厂。朝杞铁路和郑永、开龚、开许公路在县城交会。古迹有太平兴国寺塔、紫铜钟、贾庄遗址、断头岗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清泉山

    ①在今辽宁瓦房市西南。民国 《复县志略》 卷5: 清泉山在 “城南五十里”。②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十里。其西为祭酒岭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清泉山,“五代闽时光州湛温,事王延翰为国子祭酒,建州刺史王延

  • 利川县

    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,属施南府。治所即今湖北利川市。光绪《利川县志》卷12:“利川,后周置盐水县。而县西南革井溪,旧亦有盐水。举利川者辄曰革井。”县以革井溪为名。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。1921年属

  • 寒风阙

    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。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(后)》: 崇祯五年 (1632) 三月十七日,“至寒风阙”,即此。

  • 云昌寺寨

    亦名大姓云昌寨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大姓乡东北云昌村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置云昌寺寨土千户。

  • 斗色山

    一名陡石山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布列亚山北段。清乾隆《钦是盛京通志》卷27:陡石山在“(宁古塔)城东北二千五百四十四里”。

  • 汉王城

    ①即今河南西峡县东北汉王城。《寰宇记》卷142内乡县:“汉王城,在县北一百里。城内池有试剑石。”《清一统志·南阳府二》:汉王城“相传汉高祖所筑”。②在今湖北郧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汉王城“在郧

  • 怀远砦

    ①北宋庆历三年(1043)改怀远城置,属德顺军。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偏城附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德顺军:怀远砦“东至镇戎砦六十里,西至得胜寨三十里,南至张义堡四十里,北至镇羌砦二十七里”。金以后废。②北宋

  • 牛场铺

    在今贵州晴隆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 “保甸铺”条:安南县(今晴隆县)有牛场铺。

  • 息烽县

    1914年移贵筑县于息烽城,改名息烽县。属贵州黔中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。1920年直属贵州省。据1985年版 《贵州省志》 《地理志上册》称: 息烽 “意为烽火平息”。在贵州省中部、乌江中游。属贵阳

  • 哈拉哈什

    即今新疆墨玉县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3: 哈喇哈什,“回语: 哈喇,黑色。河中多产黑玉,故名”。1919年置墨玉县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