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屯氏河

屯氏河

黄河下游故道之一。西汉元封后,黄河北决于馆陶(今河北馆陶县),分为屯氏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馆陶县:“河水别出为屯氏河,东北至章武(今河北沧县东北)入海。”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元帝永光五年,河决清河灵鸣犊口(今山东高唐县南),而屯氏河绝。”又《水经·河水注》 中仍有屯氏河故渎,下游又支分为屯氏别河故渎,别河又支分为南北二故渎,其经行路线与元封、永光间的故道不尽相同,当系永光后决徙所形成,其遗迹至今犹散见于山东、河北两省接壤处各县境内。后隋炀帝开永济渠,其在今山东境内一段(即今卫河),一部分即利用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。


古水名。黄河下游故道之一。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年)堵河水决口瓠子以后不久,又于今河北省馆陶县北决,分为屯氏河,流经魏、清河、信都、勃海四郡,约在今东光县境归入正流,全长 1500 里。屯氏河与黄河正流分水达七十年之久(《汉书·沟洫志》)。永光五年(前39年)河水又在灵县鸣犊口(今山东高唐县南)决口,屯氏河遂淤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尖观

    在今湖北巴东县西南七十里。清有千总驻守。

  • 淳河

    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9襄阳县: 淳河 “在府东三十里,南流入汉江”。《宋史·食货志四》: 咸平中 “襄阳县淳河,旧作堤截水入官渠,溉民田三千顷”。

  • 武阳亭

    在今江西波阳县东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豫章郡鄱阳县: “武阳乡右十余里有黄金采。” 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 《索隐》: “ (白沙) 东南八十里有武阳亭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饶州府二》: 古武阳亭“在鄱阳县境。

  • 赤面国

    西藏吐蕃王朝之别称。《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》载有赤面国,即指吐蕃早期之辖区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载:“(文成)公主恶国人赭面,弄赞下令国中禁之。”故名。此指今西藏。

  • 奇集噶珊

    亦作乞几。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马林斯克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东岸乞几必儿忒池口有 “乞几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混同

  • 定番堡

    明万历十五年 (1587) 置,属宁番卫。在今四川冕宁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宁番卫军民指挥使司: 定番堡 “在卫西。…… 《土彝考》: 宁番东南东北诸蛮颇驯扰,惟西去月落、三渡水、妙竹一十九寨,恃

  • 法轮寺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,太平门内九华山下。《南齐书·崔慧景传》: 崔慧景 “性好谈义,兼解佛理,顿法轮寺,对客高谈”。即此。

  • 次赕

    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南二十九里腰站。元与罗部合设罗次县。

  • 长沙江

    即恩平江。今广东台山市北之潭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新宁县(今台山市):“北有恩平江,一名长沙江。”

  • 浮云 (雲) 楼

    在今湖北安陆市西北隅。唐杜牧有《安州浮云楼,寄怀张郎中》 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