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山南道

山南道

唐贞观元年(627)置,为全国十道之一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嘉陵江流域以东,陕西秦岭、甘肃嶓冢山以南,河南伏牛山西南,湖北涢水以西, 自四川重庆市至湖南岳阳市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)分为山南东道、山南西道。


唐贞观十道之一。贞观元年(627年)置。因在终南山(今秦岭)太华山(今华山)之南而得名。领梁州兴元府、凤州、兴州、利州、通州、洋州、合州、集州、巴州、蓬州、壁州、商州、金州、开州、渠州、渝州、邓州、唐州、均州、房州、隋州、郢州、复州、襄州、荆州江陵府、峡州、归州、夔州、万州、忠州等。辖境相当今四川、重庆嘉陵江流域以东,陕西秦岭、甘肃嶓冢山以南,河南伏牛山西南,湖北涢水以西,自重庆市至湖南岳阳之间的长江以北地区。开元二十一年(733年)分为山南东道、山南西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苌寿县

    南朝宋泰始六年(470)置,为竟陵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钟祥市。南齐属竟陵郡。梁改名长寿县。即“长寿县(1)”。

  • 富豪砦

    明置。在今河北阜平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阜平县: 富豪砦 “在龙泉关东南,即灵县接界之富豪寨山也。邑民尝避兵于此,薪水自足,故曰富豪关”。

  • 上幕镇

    隋唐为临川县地。即今江西金溪县。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)改为金溪场。古镇名。唐置,即今江西省金溪县。“其山冈出银矿,唐朝尝为银监,基址犹存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属临川县。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年)改置

  • 小河口

    即今陕西山阳县西北小河口镇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山阳县:西乡有小河口(村)。集镇名。在陕西省镇巴县东部。属巴庙镇。人口300。以地处偏溪河与下渚河交汇处得名。产玉米、小麦、稻、茶叶、生漆、油桐。矿

  • 下相县

    秦置,属泗水郡。治所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南古城。西汉属临淮郡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“应劭曰,‘相水出沛国,故加下’。”东汉属下邳国。晋仍属临淮郡。南朝宋省。北魏复置,孝昌三年(527)为盱眙郡治。东魏武

  • 神冈山水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市南泸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庐陵县: 神冈山水 “在府城西南。源有二,一出袁州府萍乡县界泸潇山,百八十里至安福县,东北流八十里,与永新水合; 一自永宁县浆山鹅岭,二水通永新江。其间有

  • 金沙场

    北宋置,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。为宋代通州八盐场之 一。清设金沙场盐课大使于此。民国间改设金沙镇。宋时置,即今江苏省通州市金沙镇。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后,曾一度移海门县治此。明、清时设盐课

  • 信陵县

    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)置,为建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。西晋属建平郡。南朝宋废。古县名。三国吴置,治今湖北省秭归县西。属建平郡。南朝宋废。

  • 旄丘

   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。《诗经·邶风 · 旄丘》: “旄丘之葛兮,何诞之节兮?” 《尔雅·释丘》:“前高,旄丘。”

  • 蒲类县

    唐贞观十四年 (640) 置,属庭州。治所在今新疆奇台县东南老奇台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40: 蒲类县 “因蒲类海为名”。宝应元年 (762) 改为后庭县。贞元中为吐蕃所据,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十四年(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