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岷江

岷江

①古名江水、大江、汶江、渎江、平模水、导江、都江、武阳江。在今四川中部,为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。《禹贡》: “岷山导江,东别为沱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湔氐道: “ 《禹贡》 崏山在西徼外,江水所出,东南至江都入海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151永康军: 岷江 “杜光庭 《青城山记》 云: 大皂江以其过岷山,因名岷江。《江源记》 云: 江水又历汶江道与汶水合,以其发源过岷山下,因名岷江。亦名汶江,盖岷、汶声讹故也”。源出四川松潘县北岷山南麓,南流经松潘、茂县、汶川、都江堰、新津、彭山、眉山、乐山、犍为诸县市,于宜宾市东注入长江。全长793公里。在都江堰市处有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水利工程,分岷江为内、外江,内江分支密如蛛网,与沱江相连,又西南至彭山江口镇汇入主流,在青神县南切割龙泉山,形成岷江小三峡。唐武元衡《古意》 诗云: “蜀国春与秋,岷江朝夕流。长波东接海,万里至扬州。”

②即羌水。今嘉陵江支流白龙江。


长江上游支流。在四川省中西部。《舆地纪胜》:“大皂江以其过岷山,因名岷江。”源出岷山南麓,东源出弓杠岭,名障全河,西源为正源,出郎架岭,名羊洞河。两源汇于虹桥关,南流经松潘、汶川等县到都江堰市出峡,自此以上称都江、汶江。都江堰市以下分内外两江,到江口镇复合,经乐山市纳大渡河,到宜宾市入长江。长711千米,流域面积13.57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 2850 米3/秒。主要支流有大渡河、杂谷脑河、黑水河、马边河、越溪河、鱼子河等。水量极其丰富。上游谷深水急,支流大渡河上建有龚嘴水电站。干支流上建有黑龙滩、总岗山、官厅、太平寺、新店等水库。在都江堰市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,自此以下可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芒竹

    即司竹园。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。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霍鸿负倚盩厔芒竹”,即此。又作司竹园。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,周围百里。《水经注·渭水》引汉冲帝诏曰:“翟义作乱于东,霍鸿负倚盩厔芒竹。”即此。

  • 东峪口

   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易州:东峪口在“紫荆关东北三十里,戍守要地也。《志》云:东峪口西去官座岭口十里”。

  • 永安县

    ①东汉顺帝时改彘县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即今山西霍州市。三国魏属平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废。正始二年(505)复置永安县,移治仇池壁(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),后移治今霍州市。建义元年(528)

  • 敖山

    ①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南十五里。《国语·晋语》: “范献子聘于鲁,问具山、敖山”,即此。今俗称青云山。②在今河南荥阳市北。《尚书·序》: “仲丁迁嚣。” 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“帝中丁迁于隞。” 《索隐》:

  • 桃园关

    在今河南宁陵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宁陵县: 桃园关 “在县北四十里。旧尝设关于此。并置巡司,今废”。

  • 琼华岛

    又名琼岛。即今北京市北海公园南部琼华岛。金为御园的一部分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“西园有瑶光台,又有琼华岛。” 元、明称万寿山,亦名万岁山。元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卷21 “宫阙制度” 条:“万寿山在

  • 铁坑山

    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8南恩州: 铁坑山 “在阳春县之东。胡铨有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春县: 铁坑山 “在县东二十里。高七十余丈,周三十里。山势盘旋,古木森蔽。产铁”。

  • 披云 (雲) 楼

    石虎时建,在后赵邺北城北部宫殿区内逍遥楼北。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。《邺中记》 载: “逍遥楼北有披云楼,南连宫阙,北瞩城池,绣栏凌云,彤梁接雾,故云披云。”

  • 思腊 (臘) 河

    即今贵州安顺市及普定县北之三岔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普定卫: 思腊河 “在卫北境,接水西界。(明) 天启初,官军议讨水西,使黔兵由普定渡思腊河径趋贼巢,谓此”。

  • 金汤军

    唐乾符二年 (875) 置,属雅州。治所在荣经县 (今四川荥经县)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