崟原丘
一作岑原丘。在今河南巩义市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 (巩) 县北有山,临河,谓之崟原丘。其下有穴,谓之巩穴,言潜通淮浦,北达于河。”
一作岑原丘。在今河南巩义市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 (巩) 县北有山,临河,谓之崟原丘。其下有穴,谓之巩穴,言潜通淮浦,北达于河。”
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岚城县置,为东会州治。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二十五里岚城镇。六年(623) 为岚州治。天宝元年 (742) 为楼烦郡治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岚州治。元至元二年 (1265)
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升山丹县为州,属甘肃行省。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。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改为山丹卫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置,治今甘肃省山丹县。属甘肃行省。明洪
又名定西岭驿。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,凤仪镇南四十里。兼置巡司于此。
又称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旧址。在今陕西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。建于1936年。包括七贤庄第一、三、四、七号院。一号院是主要办公地点,三、四号院是办公处下属各部门和工作人员住室,七号院为招待所。1936年12月
即今黑龙江省肇东市东南五站镇。民国汤尔和译《黑龙江》肇州:有“五站(扎拉木台)。清末《黑龙江全界地图》:呼兰县西南有扎拉木。
在今山西河曲县南约三十里黄河东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河曲县: 河曲营堡 “宣德四年置,万历二年及七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”。
在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西峰上。1929年由原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筹建,1934年建成。是解放前我国惟一的天文台。当时天文台主要配备有口径20厘米的折反射望远镜和口径60厘米的反光望远镜以及一些小型的仪器。
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毫城乡。《清一统志·彰德府二》: 中宗陵 “高一丈五六尺。宋开宝间树碑。梁周翰撰文”。
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。在今云南蒙自县城附近。唐代安南北往拓东城、阳苴咩城交通中途站。即今云南省蒙自县,一说即今个旧市北鸡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引贾耽《从边州入四夷》安南通天竺道:安南经禄索、龙武等州,
在今江苏新沂市西。《水经·沭水注》:“沐水又南径建陵山西。魏正光中,齐王之镇徐州也,立大堨,堨水西流,两渎之会,置城防之,曰曲沭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