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张渚镇

张渚镇

北宋置,属宜兴县。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六十里张渚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宜兴县:张渚镇“元设茶园提领所二处,以掌茶税。明初改设批验茶引所于此。寻废”。明置张渚巡司。


在江苏省宜兴市西南部、鲸溪河两岸。面积110平方千米。人口6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张渚,人口2.8万。古称桃溪,南唐昇元年间门下侍郎兼平章事张居泳迁居于此改名张溪。南宋因溪水绕镇而称张渚。清嘉庆《宜兴县志》:“张渚一名桃溪,一名章溪,一作张溪。”1949年置镇,1958年改公社,1959年复置镇。1986年渚东乡并入。2000年善巷镇并入。大理石、花岗石、石灰石、煤炭等资源丰富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竹木、茶叶、蚕茧、水果和药材等。有轻纺、造纸、采矿、机械、电子、建筑、冶金等厂。宜广、丁张、张戴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善巷洞、玉带桥、“晋祝英台琴剑之冢”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来府

    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)置木来军民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缅甸景栋北部勐雷。泰定三年(1326)改木来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复为府。后废。

  • 扪天岭

    在今甘肃永靖县西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86西秦录:东晋隆安四年(400),“乾归将叛谋泄,利鹿孤遣弟吐雷屯于扪天岭”,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甘肃省永靖县西。东晋隆安四年(400年)南凉秃发利鹿孤遣其弟吐雷

  • 栖霞山

    ①又名摄山、伞山。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栖霞山。山分中峰、东峰、西峰三支,中峰最高,名凤翔岭。山中有栖霞寺。还有千佛岩、舍利塔、无量殿等古迹。《南史· 明僧绍传》: 南齐明僧绍弟庆符罢任,僧绍 “遁还摄山

  • 台湖山

    在今浙江龙泉市南七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处州府龙泉县:“南有大溪,源出台湖山。”

  • 戎坝

    即九龙县。今四川九龙县。民国《九龙县图志》:“九龙县原名戎坝。南距康定三百六十里。向为明正土司管辖之地。旧制:以百户分治:名曰菩萨龙、三岩龙、墨池龙、麦地龙、八义龙、八阿龙、迷窝龙、洪坝龙、湾坝龙。”

  • 畴阳街

    即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老街。原名牛羊街。清代称为畴阳老街,俗称老街。1941年曾置畴阳镇。

  • 宁保都督府

    唐置,为党项羁縻府,属灵州都督府。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。后废。

  • 随州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安陆卫。治所在随州(今湖北随州市)。清废。

  • 连水

    ①亦作鲢水。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之凌江。《水经·溱水注》:“连水出南康县凉热山连溪,山即大庾岭也。……其下船路,名涟溪。涟水南流,注于东溪,谓之涟口。庾仲初谓之大庾峤水也。”②在今云南姚安县西三十里。《

  • 百堽堰

    又曰柏岗埭。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五里。《宋书·元凶传》:太初元年(453),“劭遣人焚烧西装及左尚方,决破柏岗、方山埭, 以绝东军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句容县“绛岩湖”条下:“与斗门同置,湖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