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 (徵) 祥港镇
又名惩洋港镇。即今江苏射阳县西北二十八里通洋乡。旧属阜宁县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阜宁县: “征祥港镇在城东六十里。” 地居通洋港畔,故名。
又名惩洋港镇。即今江苏射阳县西北二十八里通洋乡。旧属阜宁县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阜宁县: “征祥港镇在城东六十里。” 地居通洋港畔,故名。
亦名黄花松甸子。即今吉林蛟河市东南黄松甸镇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5敦化县《屯镇》:西北 “一百三十里黄花松甸子屯”。吉林至敦化铁路经此,并设黄松甸站。
清置,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临涣集。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二》: 临涣镇 “在宿州西南。本朝乾隆十九年设州判驻此”。在安徽省濉溪县西部。面积122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临涣,人口1.1万。因临涣
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南莲塘。《寰宇记》 卷16泗州盱眙县: “都梁驿宫在县东南十五里。隋开皇六年,炀帝在都梁山避暑,回向扬州,因此路置,向东一百一里入扬州高邮界。”
清末分竹节族置,驻牧地在今青海称多县东南歇武乡。
一名马鞍山。在今海南省琼山县西四十里石山镇。《舆地纪胜》谓之马鞍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5琼山县:西石山“山多石,下有洞,容数百人,出泉甚清冽。顶上有井,源与海通。其西南一里有递莲洞, 自石门入,径窦委
在今山东滨州市北滨城镇。《新五代史·职方考》: “五代之际,置榷盐务于海傍,后为瞻国军,周因置 (滨) 州。” 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4: “ (滨)州北门外。五代之际所置。遗迹尚存。”
古时长江下游主要津渡之一。在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。《金史·海陵王纪》:正隆六年(1161)南侵,于采石大败,驻扬州,“会舟师于瓜洲渡,期以明日渡江”。旋被完颜元宜所杀。
即今山东昌邑县南五十里饮马镇。清乾隆《昌邑县志》卷2有饮马集。
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秀水河子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法库直隶厅:“又西秀水河,南入新民。有秀水河市镇。”
即浪噶子。今西藏浪卡子县。清松筠《丁已秋阅吟·朗噶孜》 诗注: “朗噶孜本名那噶尔孜。”见“浪卡子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