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马寨
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六十六里徐马寨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南宫县图: 东南有徐马。
即今河北南宫市东南六十六里徐马寨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南宫县图: 东南有徐马。
春秋晋离宫。在今山西沁县南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 “今铜鞮之宫数里。” 《元和志》 卷15铜鞮县: “晋铜鞮宫,在县东十五里。”
即今湖南衡东县西北二十二里湘江南岸洋塘乡驻地。旧属衡山县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衡山县图:县南有大源渡。
东汉改铜濑县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马龙县境。三国蜀属建宁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东汉置,治今云南省马龙县境(一说在今云南陆良县西北)。属益州郡。南朝梁废。
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。唐开元中置定边军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置定边卫,永乐元年 (1403) 废。
在今陕西岚皋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》 “毛坝关” 条下: “又有构坪、寺溪二关,在府西南四百里。皆在紫阳县 (今属岚皋),与四川接界。”
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十二里少室山下的邢家铺村。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(118—123)之间。是汉代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,与太室阙、启母阙并称“中岳汉三阙”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在河南省
①春秋时莒地。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南。《左传》: 文公七年 (前620),“徐伐莒,莒人来请盟,穆伯如莒涖盟,且为仲逆 (按指迎莒女),及鄢陵。登城见之,美”。杜注: “鄢陵,莒邑。” 一说当在今山东临沭
亦名蛮夷场。在今四川屏山县西北新市镇。清乾隆 《屏山县志》 卷1: 蛮夷乡在 “县西二百里。有蛮夷、石角、下溪、冒水孔四场”。秉彝场在镇之东,西为石角营。元、明为蛮夷长官司治所。
春秋时郕地。在今山东汶上县东北。《春秋》:桓公十一年(前701),“公会宋公于夫钟”。《左传》:文公十二年(前615),“郕伯卒,郕人立君。大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”。皆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郕邑。在今山东省汶
北齐筑,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南。在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南。北齐筑,为其西边军事重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