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坝
即今四川甘孜县东南拖坝乡。“拖坝”,藏语意为南方。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,红四、六两方面军会师于此。
即今四川甘孜县东南拖坝乡。“拖坝”,藏语意为南方。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,红四、六两方面军会师于此。
①西魏改惠怀县置,属武宁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。隋大业初废入乐乡县。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,属甘肃渭川道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山县。因县西南有武城山,为三国魏将邓艾拒蜀将姜维处。故名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
在今甘肃民勤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镇番卫: 新中沙白盐池 “在卫东五十里。《志》云: 卫东四十里有小盐池,卫南三十里有三坝白盐池,卫西二百二十里有鸳鸯白盐池,又有小盐池,俱产盐”。
①在今山西临汾市西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汾水南与平水合,水出平阳县西壶口山, ……其水东径狐谷亭北, ……又东径平阳城南,东入汾。”②平阳府(今山西临汾市)的别称。以城西汾水支流平水而得名。金、元时置
亦作武阶。西晋惠帝置,属狄道郡。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东。北魏废。十六国前凉张骏于此置武街屯护军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滥水又西北径武街城南。” 《新唐书·玄宗纪》: 开元二年 (714),“薛讷及吐蕃战
即今安徽南部长江支流青弋江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宣城县: “西有清弋江,西北至芜湖县入江。”
1913年改禹州置,属河南豫东道。治所即今河南禹州市。1914年属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88年改设禹州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降禹州置,治今河南省禹州市城关镇。1988年撤销,改设禹州市。
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城西。《左传》: 成公二年 (前589),齐侯为晋军败于鞌,“遂自徐关入”。又,成公十七年 (前574),国佐 “杀庆克,以谷叛,齐侯与之盟于徐关而复之”。即此。在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
①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十六里北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上海县:“北桥镇在城西南三十六里。”1933—1944年和1948—1954年上海县两度迁治于此。②即今江苏吴县北北桥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
①北魏永安三年 (530) 置,治所在陇西郡襄武县 (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五里)。因渭水得名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陇西、渭源、漳县、定西、武山等县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初复置,天宝初改为陇西郡,乾元初复名渭州。
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十八里钓鱼亭乡。《明史·忠义传二》: 嘉靖三十 一年 (1552),“台州知事溧水武追倭钓鱼岭, 力战死”。 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