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象门
为唐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上阳宫的正门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洛水北岸。清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东京: 上阳宫 “东面二门,南曰提象门,北曰星躔门”。
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城西洛河北岸。为唐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上阳宫正门。
为唐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上阳宫的正门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洛水北岸。清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5东京: 上阳宫 “东面二门,南曰提象门,北曰星躔门”。
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城西洛河北岸。为唐洛阳皇城西南禁苑内上阳宫正门。
①即善阐城。今云南昆明市。唐樊绰 《蛮书》卷1称 “鄯阐柘东城”。向达注: “柘东即今昆明,筑于南诏阁罗凤之子凤伽异时,为六节度之一,后又称善阐府,亦作鄯阐。”②公元9世纪中叶,南诏王以柘东城改名,后
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南 (定威水族乡西)。清爱必达 《黔南识略》 卷22古州同知: “又一百一十里为高长汛,土城周一百五十丈,出朗洞达清江之关隘也。”
1913年改河口县置,属川边道。治所在今四川雅江县雅砻江东岸河口乡。以位于雅砻江畔而得名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迁治西岸今雅江县 (本达宗)。1955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西
①北宋开宝八年 (975) 改雄远军置,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。太平兴国二年 (977) 升为太平州。②北宋熙宁八年 (1075) 以渝州南川县铜佛坝置,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。辖境相当今四
在今湖北武汉市青山区东部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江夏郡江夏县: “有烽火山。” 《舆地纪胜》 卷66郢州: 烽火山 “在江夏东北四十里。高十五丈。《梁典》 云: 武帝征齐,顿军于此,举烽火相应,故名”。
战国魏邑。在今河南博爱县西北。《水经·沁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梁惠成王元年 (前369),“赵成侯偃、韩懿侯若伐我葵”。《路史·国名纪》 作鄈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、《索隐》 作蔡。古邑名。战国魏邑
明置,在今广西钦州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天板关“在钦州西六十余里”。
在今云南永德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9镇康御夷州: 昔剌寨 “在州南境。正统六年,大军讨麓川,至金齿,镇康酋闷孟乞降,王骥命别将冉保分兵据其城,因其兵破昔剌寨,移攻孟琏,是也”。
即今新疆温宿县东扎木台乡喀什艾日克村古城。一说在阿克苏市。《新唐书·阿史那社尔传》:贞观二十一年(647),社尔等讨龟兹“拔都城,王轻骑逃。社尔留(郭)孝恪守, 自率精骑追蹑,行六百里。王据大拨换城,
即今江苏沭阳县西北四十里阴平乡。《寰宇记》卷22谓此为汉、晋阴平县治。在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西南部。面积90.6平方千米。人口4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阴平,人口1.1万。西汉为阴平侯国,故名。1949年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