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方斗山

方斗山

即今四川东部长江南岸万县至丰都间之大山。清道光《石砫厅新志》卷1:“大山坪障蔽北境。东西绵亘五百里。青翠插空,厅城直北倚天峰(一名方斗山)为最高处,常有积雪。”


在重庆市东南部、长江右岸。北起奉节县断头山,南至丰都县中部龙河以北。东北—西南走向。处川东平行岭谷区东缘,海拔1000~1500米。最高峰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,海拔1714米。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,喀斯特地貌发育。经济林分布较广,盛产油桐。产中草药,以黄连为盛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暖泉

    ①在今河北蔚县西三十里暖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蔚州: 暖泉 “其水夏凉冬温,资以灌溉”。②在今山西万荣县南孤山北侧。《清一统志·蒲州府一》: 暖泉 “在万泉县南孤山之阴。数穴涌出,隆冬不冻。明万历

  • 喇嘛甸

    即今吉林梨树市西三十里喇嘛甸镇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: 奉化县西有喇嘛甸。

  • 贵人山

    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长乐县: 贵人山 “在县西南三十里。上有井,常盈不竭”。

  • 样头司

    清初设施溪漾头关,后置漾头长官司。即今贵州铜仁市东漾头镇。“漾头” 系苗语音译,意为汉人寨。

  • 临洺关

    即今河北永年县治。隋于此置临洺县。宋废。《清 一统志·广平府二》: 临洺关 “在永年县西四十五里。宋金以来为镇,明初城址犹存。嘉靖间重筑,南北二百二十丈,东西半之,作六门,内有通判分司公署。本朝初改设

  • 普宁郡

    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容州置,治所在北流县 (今广西北流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、北流二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容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容州置,治北流县(今广西北流市)。辖境相当今

  • 青衣

    指今四川乐山市。《晋书·李势载记》: 东晋永和三年 (347),“大司马桓温率水军伐势。温次青衣,势大发军距守”。宋郭允蹈 《蜀鉴》: “青衣,今嘉州。”见“葵青区”。

  • 勐 (猛) 莽

   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腊县西南六十八里勐满镇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莽” 为不像样子,意即不像样子的地方。因佛教传说得名。

  • 绥戎堡

    北宋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关桥乡附近。后废。北宋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东北,属西安州。后废。

  • 亚崎

    又作哑齐、大亚齐。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特区一带(一名哥打拉夜)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“重迦罗”条译作亚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