於余 (馀) 丘
在今山东临沂市境。《春秋》: 庄公二年 (前692),“夏,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”。杜注: “於余丘,国名也。” 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 以为邾国之邑名。
在今山东临沂市境。《春秋》: 庄公二年 (前692),“夏,公子庆父帅师伐于余丘”。杜注: “於余丘,国名也。” 《公羊》、《穀梁》 以为邾国之邑名。
在今江苏赣榆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中冈站镇“在赣榆县北二十里。旧设遞运所,今裁”。
又名羊二庄。在今河北黄骅市东南三十里羊二庄回族乡。清于此置巡司、把总驻守。盛产盐,海丰盐场在此。
即今内蒙古喀喇沁旗驻地锦山镇。清乾隆八年(1743)喀喇沁多罗杜棱郡王噶勒藏的次子敏珠尔拉布坦被封为辅国公,人称“公爷”,建府于此,故名公爷府。1948年喀喇沁右翼旗迁治于此。1949年喀喇沁右翼旗改
①亦作真珠泉。在今安徽滁州市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2滁州: 真珠泉 “在清流县西三十里,侧菱山幽栖巷前,游者抚掌,则泉水溅射,有若跳珠”。②又名咄泉。在今安徽寿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29寿县: 咄泉
①明嘉靖中置,在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南王木坑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景宁县:龙首关“在县东二十里,地名黄木坑,悬崖绝壑,最为险要”。②即龙口城。今云南大理市北七十八里上关。《元混一方舆胜览》:西洱河“
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海宴中镇。清为海矬场,嘉庆时改为上川盐巡司。民国初改为上川场。
亦作隆奉蛮夷官司。明洪武四年(1371) 改隆奉宣抚司置,属施州卫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境。后废。宣德三年 (1428) 改置蛮夷官司,属东乡五路安抚司。清废。
即今河南杞县北三十四里阳堌乡。清乾隆《杞县志》卷4:阳堌社(驻地阳堌集)“距城三十五里”。
即耀川州。治所在今四小金县境。
在今陕西佛坪县西。为子午河上游。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一》: 子午河 “在洋县东一百四十里。上流曰椒溪河,源出秦岭,东南流会蒲河、文水河,名三河口。折而南至白河铺,名子午河。又西南经西乡县东北界,又南入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