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庙
在今山东嘉祥县南三十二里南武山南麓南武山村西。因祀孔子弟子曾参而建。曾参 (前505一前436),字子舆,事亲至孝,作 《孝经》。清代封为宗圣,故曾庙又称宗圣庙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 宗圣曾子庙 “在嘉祥县南四十五里武山下,不知创于何时,明正统中修,弘治中增扩其制”。
在今山东嘉祥县南三十二里南武山南麓南武山村西。因祀孔子弟子曾参而建。曾参 (前505一前436),字子舆,事亲至孝,作 《孝经》。清代封为宗圣,故曾庙又称宗圣庙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 宗圣曾子庙 “在嘉祥县南四十五里武山下,不知创于何时,明正统中修,弘治中增扩其制”。
一作布古尔。即今新疆轮台县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5:玉古尔“有城垣,当孔道。盖即古轮台地也”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置轮台县于此。即“布古尔”。
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羁縻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。后废。
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羊场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 “在城铺”条下:又有“羊场铺”等皆戍守处。
又名东山、五祖山。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二十五里五祖镇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27黄梅县:法雨塔“在县东北二十六里冯茂山。第五祖宏忍大师寂灭之所”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冯茂山“在(黄梅)县东北三十里。五祖弘忍禅
北宋置。属石照县。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三十里云门镇。在重庆合川市中部、嘉陵江左岸。面积75.4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云门,人口6250。以镇东有一山,高挺险峻,常有白云缭绕,如天然门户,故
春秋时鲁地。一作泥母。故址即今山东鱼台县治(谷亭镇)。《春秋》:僖公七年(前653),“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世子款、郑世子华盟于宁母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谓谷亭镇即“春秋时之宁母亭也”。
清置,属盩厔县。即今陕西周至县西三十里哑柏镇。在陕西省周至县西北部。面积44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哑柏,人口1.5万。镇以驻地名。古名太白镇,以秦岭太白山得名。元已称亚柏镇,清末称今名。
北魏太平真君八年(447)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藉水东历当亭川,即当亭县治也。”北周改名冀城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八年(447年)置,治今甘肃省甘谷县西南。
在今黑龙江省萝北县西北嘉荫河滨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3:观都金矿“所管区域有太平沟、都鲁河、木头垛、河烧营、班别夫、大度川、上粮台、桦皮川、沁河口等九处”。
即蒙古扎萨克图部右翼后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阿尔泰西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