朔县
1912年改朔州置,属山西雁门道。治所即今山西朔州市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,1952年复属山西省。1988年撤销朔县改置朔州市。
旧县名。1912年改朔州置,治今山西省朔州市。1988年撤销,改设朔州市。
1912年改朔州置,属山西雁门道。治所即今山西朔州市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察哈尔省,1952年复属山西省。1988年撤销朔县改置朔州市。
旧县名。1912年改朔州置,治今山西省朔州市。1988年撤销,改设朔州市。
即今四川开县西三汇口乡。清咸丰《开县志》卷3:三汇口“离城一百四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达县西南河市镇。民国 《达县志》 卷1: 河市坝 “距城三十里”。
原名宫后苑。在北京故宫坤宁宫北。正中有坤宁门和园内相通。东南、西南分设琼苑东门和琼苑西门,可通东西六宫。北有顺贞门,是宫墙北并列的三座琉璃门,门外为神武门。园内中心建筑为钦安殿,是明代嘉靖时遗物,祭祀
在今甘肃泾川县西北。《晋书·姚泓载记》:东晋义熙十二年(416),秦将“(姚)绍进兵蹑(赫连)勃勃,战于马鞍坂,败之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平凉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十二年(416年),夏赫连勃勃进
亦作阿鲁兀纳么连、鄂尔姑纳。即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之额尔古纳河,为中俄界河。《元史·特薛禅传》:“初,弘吉剌氏族居于苦烈儿温都儿斤、迭烈木儿、也里古纳河之地。”又《孛秃传》:“太祖曾潜遣术儿彻丹出使,至
在今新疆尉犁县东南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3新平县: 铁干里克 (庄) 在 “城东五百三十里”。
①五代时吴越改望海镇置,即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。寻改置望海县。②五代南唐置,即今江苏南通市。周显德五年(958) 升为静海军。(1)古镇名。五代南唐置,治今江苏省南通市。周显德五年(958年)升为军。(
在今山西平陆县南八里茅津村南,黄河北岸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解州平陆县: “有沙涧茅津渡巡检司。” 即此。
即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北唐汪川乡。旧名唐家集,后改唐汪川。民国马鹤天 《甘肃藏边区考察记》: “唐汪川镇中人烟稠密,惟客店甚少,因民国十七八年变乱时,房屋全被焚毁,现在修复者不过十之三四。”集镇名。在
一作木厂堡。清以明木场驿改置,属宁海县。即今辽宁大连市西北前牧城驿。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9宁海县:木厂堡在“城西六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