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朱方

朱方

①春秋吴邑。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徒镇东南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十八年(前545),齐庆封“奔吴,吴句余予之朱方”。即此。后属楚,更名谷阳。秦于此置丹徒县。

②南朝时京口或南徐州的别称。因南徐州治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,而京口春秋时为朱方地,故名。《南齐书·臧荣绪传》:“隐居京口教授。……建元中,(司徒褚渊)启太祖曰:‘荣绪’朱方隐者。”


(1)古邑名。春秋吴邑。即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南丹徒镇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八年(前545年):齐庆封“奔吴,吴句余予之朱方,聚其族焉而居之”。一作吴国县。《史记·吴太伯世家》:王余祭三年(前545年),“齐相庆封有罪,自齐来奔吴,吴予庆封朱方之县,以为奉邑”。秦置丹徒县。(2)南朝时京口或南徐州的别称。因南徐州治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,而京口春秋时为朱方地,故称。《南齐书·臧荣绪传》:“隐居京口教授。……建元中,(司徒褚渊)启太祖曰:‘荣绪’朱方隐者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林寺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,与西林、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上大林寺“在庐山西大林峰南。晋建。元末毁。明宣德中重建。寺前有宝树二,曲干垂枝,圆旋如盖。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,下大林寺

  • 神臂崖城

    亦名神臂山城、铁泸城。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村。南宋淳祐三年 (1243)建在神臂崖,迁泸州于此。为抗蒙元著名山城之一。至景炎二年 (1277),争战34年,五易其手。故民谚有 “天生重庆,铁

  • 弥勒部

    唐南诏置,属拓东节度。即今云南弥勒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弥勒州: “昔些莫徒蛮之裔弥勒得郭甸、巴甸、部笼而居之,故名其部曰弥勒。”宋大理属石城郡。元改弥勒州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弥勒县。元至元十二年

  • 东豫州

    北魏太和十九年(495)置,治所在汝南郡新息县(即广陵城,今河南息县)。南朝梁大通元年(527)改为西豫州。太清元年(547)改为淮州。东魏武定七年(549)复为东豫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息县、淮滨二县及

  • 玉津

    在今四川眉山县东岷江上。《清一统志·眉州》:玉津“在州东四里。宋陆游有诗”。

  • 羌白镇

    即今陕西大荔县西南二十里羌白镇。清乾隆四年(1739)设县丞驻此。民国时设县佐。在陕西省大荔县西南部。面积63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羌白,人口 5290。东汉建武十一年(35年),马援讨

  • 飞虹桥

    一名鲁班桥。在今山西襄汾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平阳府一》:飞虹桥“在襄陵县西南三十里。明邢雷记:先是人皆病涉,里人侯思政建桥于故元之丙辰。悬崖巧构,栋宇凌空。正统庚申重葺,迄六十年,宏治已未春新之。《通志

  • ?嘉县

    元置, 属威楚路。 治所在今云南双柏县西南九十四里, 礼社江南岸的��嘉街。 明谢肇淛《滇略·版略》 ��嘉县: “元时有大星陨石化为黑石, 人

  • 青波

    一作青陂。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南。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 秦二世二年 (前208),吕将军与黥布“复击秦左右校,破之青波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新蔡县: 青陂 “在县西南……亦曰青龙陂,或曰即古青波也”。又

  • 青格里河设治局

    1937年析布伦托海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在青格里河 (今新疆青河县)。1944年改为青河县。1937年由布伦托海县析置,治青格里河(今新疆青河县青河镇)。1944年升县,并改名青河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