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朱桥镇

朱桥镇

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七十里朱桥镇。《清一统志·莱州府二》:朱桥镇“旧有递运所,明万历中裁。本朝乾隆五十二年(1787),移县丞驻此”。


(1)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中部。面积52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朱桥,人口 1900。早年有朱姓在河上建桥而得名朱桥,村以桥名。1958年设朱桥公社,1983年改乡,1988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有制盐、皮革、羽绒、化工等厂。有公路连接淮阜公路。(2)在山东省莱州市东北部。面积149.4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朱桥,人口1.2万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杨姓迁此立村,取名杨家庄。清初,村中建有一座红石桥,村名由此改为朱桥。1956年属掖县朱桥区。1958年成立朱桥公社,1984年改置镇。2000年梁郭镇和苗家镇的20个村并入。朱桥河流贯镇境。萤石、黄金储量丰厚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等。有农机配件、磁粉离合器、氧气、灯具、幕墙玻璃、果脯、食品、冷藏等厂和建筑安装公司等。毛笔古时为莱州四大贡品之一,被誉为“状元笔”。烟汕、朱诸、文朱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陉岭

    即句注山。一名西陉山,又称雁门山。在今山西代县西北。历代为北方重要屏障。在雁门关以南地称陉南,以北地称陉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西晋永嘉四年(310),代公鲜卑拓拔猗卢从刘琨“求陉北之地。……(琨)乃徙楼烦

  • 朵·甘思

    藏语音译名。亦作朵·甘。大体上当今青海、甘肃藏族聚居区和西藏北境及四川、云南藏族聚居区和西藏东境。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占据管辖,两宋时建有唃厮啰等地方政权;元代为宣政院管辖,置吐蕃等处及吐蕃等

  • 班佑寺

    亦称巴西寺。清建,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巴西乡南纳日山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此,8月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,批判张国焘分裂中央的罪行,决定红军继续北上。史称 “巴西会议”。1958年—1961年为

  • 殷墟

    商代后期都城。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四里小屯村一带。《水经·洹水注》: “洹水出山,东径殷墟北。《竹书纪年》 曰: ‘盘庚即位,自奄迁于北蒙,曰殷’。”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秦二世二年 (前208),“

  • 峡口砦

    ①一作峡山寨。在今安徽贵池市西。《宋史·曹彬传》: 开宝七年 (974) 伐南唐,“分兵由荆南顺流而东,破峡口砦,进克池州”,即此。②北宋大观元年 (1107) 置,属武冈县。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。

  • 呼伦河

    金称活剌浑水、明作忽剌温江。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呼兰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 呼伦河 “在齐齐哈尔城东六百里。源出东兴安岭,南流五百余里,入混同江”。

  • 崇龛山

    亦名隆龛山、明月山。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。《元和志》 卷33崇龛县: “崇龛山,在县西三里。” 崇龛县以此名。

  • 雄勇寨

    北宋置,属火山军。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。后废。

  • 碟里

    即日丽。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北岸之日里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 “碟里,近爪哇。永乐三年遣使附其使臣来贡。”

  • 马圈戍

    即马圈城。在今河南省镇平县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:太和二十三年(499),南齐将陈显达“攻陷马圈戍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