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虎林
又名杀胡林、杀狄林。在今河北栾城县北十五里乏马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栾城县:杀虎林,“宋白曰:唐武后时,突厥入河北,官军袭击之,突厥多死于此,因名。后晋末,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,既而北还,至临城病作,及栾城病甚,行至此而死,即斯地也”。
又名杀胡林、杀狄林。在今河北栾城县北十五里乏马铺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栾城县:杀虎林,“宋白曰:唐武后时,突厥入河北,官军袭击之,突厥多死于此,因名。后晋末,契丹主耶律德光入汴,既而北还,至临城病作,及栾城病甚,行至此而死,即斯地也”。
唐置,在今浙江余杭市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杭州 “有临平监”。杜牧 《樊川文集》 卷13《上盐铁裴侍郎书》: “至如睦州百姓,食临平监盐。”即此。
一名镐水。又作鄗水。关中八川之一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鄗水上承鄗池于昆明池北,……北注于渭。” 唐以后镐池涸废,其水遂绝。古水名。又作鄗水、镐水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。上承镐池,北流
羌族的一支。因境内有白兰山,故名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南都兰一带。东晋以后,臣属于吐谷浑。北周保定元年(561)遣使朝贡。《宋书·吐谷浑传》:“白兰土出黄金、铜、铁。”唐时为吐蕃所并。
①隋大业三年(607)筑,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贵坪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0隆州:“汉阳城在贵平县东二里。周回三百六十步,高二丈。隋大业三年筑,欲移贵平于此。义宁元年废。今为东林寺。”②在今福建浦城县北。
①唐贞观元年 (627) 置,属泸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江安县南境。八年 (634) 废入江安县。②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纳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。天宝元年 (742) 属都宁郡,乾元元年 (
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黔州都督府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。南宋后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贵州贵阳市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贵阳市及清镇、龙里、修文等市县部分地区。南宋后废。
①即今吉林松花江东源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安图县:“西北有二道江, 自天池出,北流,曰二道白河。娘娘库河导源荒沟,西北流,左合五道、四道,三道白河注之,屈西,富尔河自吉林南流注之,曰上两江口,二道江之名
亦名荣劳洞。即今广西靖西县西八十里荣劳乡。《清史稿· 地理志》 归顺州: “西: 荣劳墟。”
即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哈日芒乃淖尔。《元和志》 卷4夏州长泽县: “胡洛盐池,在县北五十里。周回三十里。亦谓之独乐池,声相近也。汉有盐官。” 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 云: 安北都护府之胡洛池,岁得盐万四千斛
在今湖北天门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景陵县:回河在“县东北七十五里。自府北池河分流经此,又东南,入于沔水”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济阳县东南部,东邻黄河。属济阳镇。人口 2330。为原回河镇人民政府驻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