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四川广元市区北八里嘉陵江东岸。原为古蜀道上的“石柜阁”。始建于南北朝,迄清咸丰年间。以隋唐居多。原有造像一万七千余尊, 1935—1936年修川陕公路,毁去大半。现有石刻南北长200余米,最高处约
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之毕赤河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毕津河“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六百七里。源出扬古岱山,东南流入混同江”。
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,克鲁伦河上游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太宗元年(1229)“秋八月已未,诸王百官大会于怯绿连河曲雕阿兰之地”。
春秋晋国隘道。在今河南辉县市西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三年 (前550),“齐侯遂伐晋,取朝歌,为二队,入孟门,登太行”。杜注: “孟门,晋隘道。”又称白陉。太行八陉之第三陉。在今河南省辉县市西。为春秋
即荆山洞。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太极洞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广德州:五花岩山“其相近者曰长乐洞,广数丈,深不可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德州》:“《州志》:有大洞在州北六十里,一名长乐洞。洞口如厦屋四五间,可
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四十里芙蓉镇。清光绪《乐清县志》卷1《邑里》:十七都有大芙蓉。明朱谏有《寓芙容蔡怀德宅送方秀才还昆阳诗》。
在今山西岢岚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岢岚州:“名源水在州北五十里,亦西南流入于黄河。”
即今福建三明市西岩前镇。北宋嘉定十七年 (1224) 以其地险远,在黄杨岩下置寨守御,属永安县。绍定四年 (1231) 增兵戍守。元至元中设巡司,仍隶永安县。明洪武初改名黄杨寨巡司。南宋嘉定十七年(1
在今江西定南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定南县: 程岭在 “县 (治今老城镇) 西北六十里。水分二流,与龙南县接界”。
古道路名。又名阴平道。为甘肃入蜀的重要交通道路。自今甘肃文县东南行, 至四川平武县东。因山径险窄, 自北而南,担在左肩不得易右肩,故名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汉中志》:“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,左担出涪,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