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果子沟

果子沟

一名塔勒奇沟。又作塔尔奇沟。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。清祁韵士 《万里行程记》: “塔尔奇沟俗名果子沟……七十二桥回环,屈曲于千岩万壑之中,密箐深林之下,凭谁摹此画中境耶。夫此沟一线天耳,而其山其水及其草木,无一不臻佳妙,足称富丽天成,不必更以萧疎澹远为胜,何期万里岩疆乃有此一段仙境,奇绝,快绝。” 清徐松 《西域水道记》 卷4: 果子沟 “入伊犁者,驿程经此,塞沙眯目,顿觉清爽。迨乎初冬,雨雪断绝,又以是为险隘也”。今果子沟为长五十六里的峡谷,是霍城县著名的风景区。


又称塔勒奇沟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的天山丛中,属霍城县。为一峡谷,全长28千米,地势险要,自古为国内中原地区通往中亚、欧洲的一条重要孔道,现仍为新疆西北部一条重要交通干线。相传元太祖西征时,始凿山通道,架木桥48座。清乾隆年间保文端因其遗址,改建为42桥。夹岸峰峦耸峙,怪石林立,松桦繁茂,果树杂生,泉流清泠,山路曲折弯环,引人入胜。林则徐在《荷戈纪程》一书中曾引述祁鹤皋的话赞颂这里“如入万花谷中”。这里雪峰终年不化,夏季凉爽,为避暑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曲水县

    ①西魏置,为阴平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34文州曲水县:“在南北二江之曲,因为名。”隋属武都郡。唐初移文州治此。建中三年(782), 以旧城在平地,窄小难守,遂移于故城东四里高原

  • 鹅公汛

    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双滘镇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部》: 阳春营有把总驻鹅公汛。

  • 厥堌镇

    金置,属彭城县。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三十一里永堌镇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徐州彭城县: 厥堌镇“元光二年升为永固县”。

  • 景州塔

    又称开福寺舍利塔。在今河北景县城内西北角。《清一统志·河间府》 “开福寺” 条称: “前有古塔,隋文帝建。” 民谚称 “沧州狮子、景州塔、赵州石桥、正定府大菩萨” 为河北四大古迹,在国内享有盛名。即开

  • 水塞山

    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府谷县:水塞山“两川夹流,山屹峙川中,因名”。

  • 鸿门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。东汉废。②唐天授二年 (691) 析庆山、渭南二县置,为鸿州治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三十六里零口镇。大足元年 (701) 省入渭南县。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

  • 阿西打纳

    亦作阿思打纳。在今新疆哈密市西。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卷117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“哈密西十里为阿西打纳城。”

  • 圆觉寺

    在今山西浑源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圆觉寺 “在浑源州治东。金正隆三年建”。今寺宇已毁,而古塔独存。

  • 大曹庄

    即今河北宁晋县南十五里大曹庄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5宁晋县:南有大曹庄。

  • 石牌口

    亦称石牌。即今安徽怀宁县驻地石牌镇。《宋史·樊知古传》:开宝八年(975)伐南唐,樊知古请造浮桥济采石,“乃于石牌口试造之,移置采石,三日桥成,不差尺寸”。明清以来为潜山、太湖、宿松、望江等县通往安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