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桃源洞

桃源洞

①又名刘阮洞。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天台山中。《清一统志 · 台州府一》: 刘阮洞 “在天台县西北二十里。又名桃源洞。相传汉永平中有刘晨、阮肇入山采药,遇仙女于此”。

②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 桃源洞 “在玄妙观右。其洞高阔,彷佛武陵桃源,因名”。


在福建省永安市区东北,燕江畔栟榈山中。包括桃源洞、百丈岩、葛里、修竹湾、栟榈潭五个景区。以桃源洞景色最佳。洞口绝壁高36米,上镌“桃源洞口”四个大字。内有一线天,岩隙狭仅一线,侧肩而入,拾级而上,高30米,长120米。明徐霞客在游记中称“未曾见若此之大而逼、远而整者”。洞四周群峰攒列,蔚为壮观,奇岩佳树,景色秀丽。宋李纲诗称之为“小武夷”。其西鳞隐石林,为喀斯特景观。两者组成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桃 源 洞


猜你喜欢

  • 梁山州

    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改梁山军置,属夔州路。治所在梁山县 (今四川梁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梁平县地。明洪武七年 (1374) 废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改梁山军置,治梁山县(今重庆梁平县)。

  • 中渣坝热错

    在今四川道孚县南中扎坝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)置中渣坝热错土百户。

  • 穿州

    又名上川洲、下川洲。即今广东台山市南海中上川岛、下川岛。《寰宇记》 卷157广州新会县:上川洲、下川洲 “在县南二百六十里大海中,其洲带山,湾浦极广”。

  • 铁里 (裹) 门

    一作铁裹门。在今山西阳高县东北镇门堡北。《国榷》: 嘉靖二十四年 (1545) 八月,俺答入犯大同中路,“总督翁万达以故总兵张达将右,战铁里门”,俺答败却。

  • 戏鱼堂

    在今江西新干县城东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5临江府:戏鱼堂“在新淦县治东东山寺前。宋刘次庄谪居临江, 卜筑东山下,凿池其前,因名堂曰戏鱼,自号戏鱼翁。尝自摹淳化帖十卷,刻石置堂中,时称为戏鱼堂帖”。《清一统

  • 三界堡

    明万历中建,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。

  • 相公殿

    在今浙江慈溪县北。1941年6月,驻姚北庵东的日军三十余人出扰相公殿,新四军在相公殿以西伏击日军,打死打伤各八人。相公殿战斗揭示了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序幕。

  • 长山岛特区

    原为长山八岛行政区,1939年4月为日军侵占,改设长山八岛专员办事处。1945年8月当地解放后成立长山岛特区,治连城村(今山东长岛县驻地南长山镇北连城村)。1947年10月为国民党军队占领。1949年

  • 曲惹

    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北二百六十里,如雪藏布(帕里河)北岸。“曲惹”藏语意为山水。原属西藏阿里扎锡岗举巴扎仓管辖。1958年被印度军队侵占。

  • 锭钩屿

   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东北,西南距北寮半岛奎壁山约六里。清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1: 锭钩屿“屿产紫菜,澎民常往采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