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桐山

桐山

①在今安徽无为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桐山 “亦在州西九十里,有水道通白湖,渔人用箔取鱼,亦名上箔山。又有下箔山,在州西南九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》: 桐山 “又名上箔山,即 《隋志》 庐江县上簿山也。又有下箔山相近”。

②在今福建福鼎县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福宁州: “嘉靖三十九年,倭贼自州城流劫至桐山,指挥卢锜等击败之。” 即此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 桐山“平坡宽广。旧产桐,故名”。


区片名。在福建省福鼎市北部、桐山溪下游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4.6万。清时船只可达镇上,因周围山地盛产梧桐,故名。清嘉庆《福鼎县志》:桐山“即今县治。平坡宽旷,旧多产桐,故名”。别称桐城、桐川。原为屯兵设防地,设巡检司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桐山在“州西北百六十里,接浙江平阳县界。其地险阨,可以戍守。嘉靖三十九年(1560年),倭贼自州城流劫至桐山,指挥卢锜等击败之”。清起为县城。1949年前曾设镇,后改制,1955年设桐山镇。1958年改公社,1968年改城关公社。1980年复设桐山镇。1995年撤镇改设办事处,为福鼎市驻地。农业主产蔬菜、茶叶。工业以食品、化学、机械为主。福分(福鼎)公路经此。海运达沙埕。清顺治五年(1648年)明东阁大学士、兵部尚书刘中藻据此抗清。古迹有昭明寺、昭明塔、一览轩、圆觉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雅特城

    在今广东湛江市南。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),法国强租广州湾后建,为经营广州湾之首府。是扩大侵略广东西南之据点。1943年为日本占领,1945年收复,属新建之湛江市。

  • 化蒙县

    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置,属绥建郡。治所在今广东广宁县西南东乡镇。隋属南海郡。唐武德五年(622)属绥州,贞观十三年(639)属广州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年)

  • 郁 (鬱) 林州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。后废。

  • 景福山

    在今陕西陇县西北,接甘肃华亭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5陇州: 景福山在 “州西北一百五十里。一名龙门山,有凤爪、朝元、定心三峰。又有龙门洞,称为奇胜”。

  • 侯坊市

    即今江西宜黄县南一百里侯坊村。明弘治《抚州府志》 卷2: 宜黄县有侯坊市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: 宜黄县南有侯坊。

  • 埔鲁乌国

    普罗士的旧译。即今欧洲之德国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: “埔鲁乌国又名马西葛北,即日耳曼,在单鹰之北。” 《海国闻见录》 译作普鲁社。

  • 福建镇

    唐方镇名。上元元年 (760) 置,治所在福州 (今福建福州市)。大历六年 (771) 废。

  • 东边道

    1914年由东路道改置,属奉天省。治安东县(今辽宁丹东市)。辖境约当今辽宁辽东半岛,新宾、抚顺、本溪、岫岩以东,吉林梅河口、辉南、抚松、安图以南及辽、吉两省鸭绿江以北地区。1929年废。1914年6月

  • 星村

    即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星村镇。清崇安县丞驻此。即今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星村镇。清崇安县丞驻此。

  • 第四铺站

    元置,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西南金城乡西半拉子古城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西祥州正东宾州,一百一十韦口 (第四) 铺。” 明改底失卜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