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梁山泊

梁山泊

亦作梁山泺。在今山东梁山、郓城、巨野等县间。今梁山县治南梁山,原在巨野泽北岸不远,五代时泽面北移,后晋开运元年 (944) 黄河在滑州决口,河水泻入原巨野泽区,环梁山皆成巨浸,始称梁山泊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六年 (959),“浚五丈渠,东过曹、济、梁山泊,以通青、郓之漕”。从五代到北宋,多次被溃决的黄河河水灌入,面积逐渐扩大。《宋史·河渠一》 记载: “天禧三年六月乙未夜,滑州河溢城西天台山旁,俄复溃于城西南,岸摧七百步,漫溢州城,历澶、濮、曹、郓,注梁山泊。” 宋邵伯温 《邵氏闻见录》 卷30称 “梁山泊八百里水”。金元时代,时因河水决入而扩大,时因河徙水退、滩地被垦而缩小。明初仍有百里左右。万历以后,黄河长期由徐州、淮阴夺淮入海,来水减少,渐涸为平陆。清康熙年间,梁山周围已是村落密集之地。北宋以来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,相传宣和初宋江起义曾屯聚于此。


(泊pō) 古湖名。又称梁山泺。在今山东省梁山、郓城等县间。南部梁山以南,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,五代时泽面北移,环梁山皆成巨浸,始称梁山泊。从五代到北宋,多次被溃决的黄河河水灌入,面积逐渐扩大,熙宁以后,周围达八百里。入金后河徙水退,渐涸为平地。元末一度为黄河决入,又成大泊,不久又涸。北宋以来,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,相传宣和初宋江起义,曾屯聚于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钟 (鍾) 乳岭

   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乳源县 “双峰山” 条: “县治北一里有钟乳岭。一名丰冈岭。形如卧象,县之主山也。山腰有岩穴,穴中有水南流。产钟乳充贡。成化初,督臣韩雍奏革。” 乳源县

  • 高山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六年 (1393) 置,属山西行都司。治所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。宣德元年 (1426) 徙治阳和卫城 (今山西阳高县)。清顺治三年 (1646)与阳和卫合并,改为阳高卫。明洪武二十六年(139

  • 高桥镇

    ①又名东皋。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三十二里高桥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奉贤县: “高桥在城 (今奉城镇) 西北隅三里。”②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北四十里高桥镇。清同治 《上海县志》 卷1: 高桥镇

  • 马安

   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马鞍岛。见于清《海国闻见录》图。古岛屿名。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马鞍岛。见清《海国闻见录》。

  • 洞庭庙店

    在今湖北保康县北。清溪河注入南河处。《清一统志·郧阳府》: 洞庭庙店 “在保康县东北四十里”。

  • 洪罗庙市

    又名洪市或洪落市。即今湖南衡阳县(西渡镇) 西北四十四里洪罗庙镇。清同治 《衡阳县志》 卷9: “神像乘涨浮至,民俗以水退为洪落,故以名焉。”

  • 腰驿

    明置,属会川卫。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会川卫军民指挥使司: 腰驿“在卫南七十里。又南七十里为黎溪驿”。

  • 赵川赕

    又称渠敛赵。唐南诏中心区十赕之一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十六里凤仪镇。辖境约当今云南大理市东南部。宋大理改赵赕。南诏皮逻阁置赵郡,阁罗凤改为赵川赕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凤仪镇。为南诏直辖西洱河(今洱海)区

  • 罗蓬州

   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
  • 谢过城

    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北十五里西城。《寰宇记》 卷21乾封县: “有汶阳田,齐以此归鲁以谢过,故有城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