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山县

武山县

①西魏改惠怀县置,属武宁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。隋大业初废入乐乡县。

②1914年改宁远县置,属甘肃渭川道。治所即今甘肃武山县。因县西南有武城山,为三国魏将邓艾拒蜀将姜维处。故名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


在甘肃省东南部、北秦岭以北。属天水市。面积 2011 平方千米。人口43.5万。辖5镇、1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北宋天禧二年(1018年)置宁远寨,崇宁三年(1104年)升为县,属巩州。元为巩昌路,明为巩昌府。1914年改名武山县,属渭川道。以县境武城山得名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1949年属天水专区,1969年属天水地区,1985年属天水市。南部属北秦岭山地,北部属陇西黄土高原。渭河自西向东贯流中部。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冬小麦、马铃薯、玉米、油菜籽、大麻等,并产优质稻米。工业以水泥、玉器加工、机制砖等为主。邱家峡蛇纹石(雅名鸳鸯玉)藏量丰富,为制作夜光杯等玉器的原料。陇海铁路、316国道经此。古迹有后秦水帘洞石窟、北魏木梯寺石窟、元代观寺古殿和种谷台、观儿下、西旱坪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等。矿泉疗养区是疗养胜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仙坛山

    ①在今浙江平阳县东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平阳县:仙坛山“在县治东。上有平石,号仙坛,本名横奥,亦曰横屿,三国吴置横屿船屯,盖以山名”。②在今山东枣庄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峄县:仙坛山在“县东北一

  • 丘县

    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)置,属东昌路。治所在今河北丘县(马头镇)南丘城镇。明属临清州。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49年划归河北省。1952年移治马头镇,即今丘县。古旧县名。元置,

  • 医无虑山

    即医巫闾山。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与义县间之医巫闾山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辽东属国无虑县:“有医无虑山。”

  • 神府县

    1937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神木、府谷二县析置,治贺家川 (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39年迁沙峁镇 (今神木县东南沙峁乡)。1944年徙治温家川 (在今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境

  • 大寺顶

    在今四川高县东南。清同治《高县志》卷11:“大寺顶即中腹寺后山。由寺后斜上,山路崎岖,羊肠一线,上有擦耳岩, 尤为奇险。”同治元年(1862),李永和义军与民团激战于此。

  • 平陆县

    ①西汉景帝元年(前156)置平陆侯国,属陈留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。地节元年(前69)国除,改为县。东汉建武元年(25)废。②南朝宋改东平陆县置,属东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汶上县北。元嘉中,移乐平县寄

  • 神池堡

    即今山西神池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崞县: 神池堡 “在宁武关北三十里。嘉靖十八年筑,万历四年增修,周五里有奇。堡东通朔州井坪所,西南通岢岚之三岔、五寨等堡,商贩咸集于此”。明嘉靖十八年(1539年)

  • 陈阳原

   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新平县:“北魏于今县西南十里陈阳原上置白土县。”

  • 土岭寨

    在今山西广灵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土峪寨“在广灵县西二十里。明洪武中筑,周围二百步,高一丈五尺,濠深三丈”。

  • 马鲁涧

    或以为在今印度半岛内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马鲁涧“国与遐迩沙喃之后山接壤, 民乐业而富,周回广一万八千余里。西洋国悉臣属焉。有酋长。元临漳人,陈其姓也。幼能读书,长练兵事。国初领兵镇甘州,遂入此国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