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强湖
在今河北武邑县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衡漳又东北,右会张平口故沟,上承武强渊,渊之西南侧水有武强故治,故渊得其名焉。”
在今河北武邑县北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衡漳又东北,右会张平口故沟,上承武强渊,渊之西南侧水有武强故治,故渊得其名焉。”
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北。清同治四年(1865) 四月二十四日,僧格林沁部清军追捻军至此,赖汶光、张宗禹、任化邦利用有利地形设伏,大败清军,僧格林沁被杀。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北。清同治四年(1865年),僧格
在今陕西华阴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六年 (623),高祖李渊校猎于华阴,“迎劳秦王世民于忠武顿”。胡三省注: “秦王自并州还。”
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 青岩关 “在务川县西北四十里,接正安州界。路通南川”。
一名桓山。在今湖南衡阳县(西渡镇)东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一》:伊山“在衡阳县(今衡阳市)北三十里。《括地志》:伊山,晋桓伊读书处”。
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黄平州: 梯子山在 “州西北五十里。山最高,中有一径至山之巅,屈曲陡峻,梯石为磴而上”。
①春秋周邑。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二年 (前520),“王师军于汜,于解,于任人”。杜注: “洛阳西南有大解、小解。” 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河南尹雒阳县: “有大解城。”②战国魏地,在
1945年8月淄川、博山两城解放后置,属鲁中行政区。驻博山城 (今山东淄博市西南博山区)。辖淄川、博山两县及博山市。因战争几经废置。1948年复设,属鲁中南行政区。辖淄川、博山两县,张店、周村两市和博
即多罗斯河。又名曳咥河。即今新疆北部,流入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境之额尔齐斯河。《旧唐书·回纥传》 作都罗斯河。
唐置,为羁縻顺州治。治所在幽州城内(今北京城西南)。建中年间,顺州迁治今北京市顺义县时废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河州。治所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。《寰宇记》卷155廓州米川县:“因米川水为名。”永徽六年(655)移于河北,属廓州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。后入吐蕃。古县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