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池河

池河

①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南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池水“出东城县东北,流径东城县故城南。池水又东北流历二山间,东北入于淮”。

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。淮河支流。源于安徽定远县西根山,南流折而东北,经明光市北女山湖,东北流入淮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, 池水注之。水出东城县,东北流,经东城县故城南, ……池水又东北流,历二山间,东北入于淮,谓之池口也。”

③即古直水。亦名迟水。在今陕西石泉县东。源出宁陕县东北,西南流至石泉县东南入汉水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一》 “直水”条引《县志》:“池河在县东五十里。源出长安县腰竹岭,南入汉江。世传其水易长难退,故亦名迟河。近河地多良沃,盖即直水,以直、迟声相近而讹也。”


(1)淮河南岸支流。在安徽省中部。《大明一统志》:“池河自庐州府界流入,历定远县南境一百四十里,北流入淮河。”源于肥东县西北之根山,北流经定远县、凤阳县,入明光市女山湖,最后入淮河。长245千米,流域面积 5021 平方千米。(2)古称直水、迟河。汉水北岸支流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于宁陕县城东北龙潭子东南,流经石泉县境,在石泉县凤凰山脚下注入汉水。长119千米,流域面积 1037 平方千米。上游多森林。主要支流有东沙河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江县

    西魏恭帝二年 (555) 置,属蜀郡。治所即今四川温江县。明嘉靖 《四川总志》 卷3: 温江县 “以江水温润为名”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入郫县。仁寿三年 (603) 改置万春县,大业初废。唐武德

  • 峡江路

    即长江三峡水路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中和二年(882)十月,“贼帅韩秀升、屈行从起兵,断峡江路。癸丑,陈敬瑄遣押牙庄梦蝶将两千人讨之”。

  • 遂山

    在今山东嘉祥县西南五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嘉祥县: 遂山 “其西有古洞,深二三里”。

  • 高门

    即汉长安城的洛城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城乡高庙村北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1: “长安城北出东头第一门曰洛城门,又曰高门。”

  • 风波亭

    在南宋临安大理寺内,今浙江杭州市望湖宾馆一带。为民族英雄岳飞就义处。相传亭前有柏树一株,在岳飞被害之日枯槁。清彭玉麟题曰:“精忠有柏,名成岳武。在浙司狱,宋大理府。昔风波亭,今土地庑。”1922年浙江

  • 塔失罕

    清初为右部哈萨克属城。即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。嘉庆十四年 (1809) 为浩罕属城。

  • 真定县

    西汉高祖十一年 (前196) 改东垣县置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北。武帝元鼎四年 (前113) 为真定国治。东汉属常山国。三国魏、晋为常山郡治。北魏属常山郡。隋为恒山郡治。唐武德四年 (62

  • 飞泉山

    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5仁寿县:飞泉山“在县东二里。旧名东隅。按《图经》:隋仁寿元年僚反,百姓城于山顶避难,遂有飞泉涌出,僚平泉涸,因呼为飞泉山”。

  • 桶溪隘

    在今湖南溆浦县南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溆浦县: “据老寨在县南四十里。又南十里有桶溪隘……皆设险处。”

  • 悉居半国

    即朱居槃。在今新疆叶城县西南棋盘乡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悉居半国“故西夜国也,一名子合 。其王号子,治呼犍。……太延初遣使来献,自后贡使不绝”。西域古国名。又称朱俱波国、朱驹波国、朱驹槃国。都城在呼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