沔阳州
明洪武九年(1376)改沔阳府置,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。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、洪湖、天门三市。嘉靖十年(1531)属承天府。清属汉阳府。1912年改为沔阳县。
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沔阳府为直隶州,嘉靖十年(1531年)降为散州,治今湖北省仙桃市西南沔城回族镇。属承天府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仙桃、天门等市地。清不辖县。康熙三年(1664年)改属安陆府,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改属汉阳府。1912年降为县。
明洪武九年(1376)改沔阳府置,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。辖境相当今湖北仙桃、洪湖、天门三市。嘉靖十年(1531)属承天府。清属汉阳府。1912年改为沔阳县。
明洪武九年(1376年)改沔阳府为直隶州,嘉靖十年(1531年)降为散州,治今湖北省仙桃市西南沔城回族镇。属承天府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仙桃、天门等市地。清不辖县。康熙三年(1664年)改属安陆府,乾隆二十八年(1763年)改属汉阳府。1912年降为县。
战国赵邑,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七十五里鱼河堡附近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: 惠文王三年(前296),“灭中山,迁王于肤施”。即此。后地入秦,于此置肤施县”。
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。清时莆田县丞驻此。
在今广东梅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程乡县:百花障山在“县东十里。形势起伏,相连如城堞,高十余丈,与百花洲相映,为县东之保障”。
金明昌四年(1193)置,属盖州。治所在大宁镇(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城北之古城)。泰和四年(1204)废。贞祐四年(1216)复置。元废。古县名。金明昌四年(1193年)升大宁镇置,治今辽宁省岫岩满族
即斡儿寒河。今蒙古国鄂尔浑河。《元朝秘史》 卷3:“歹亦儿兀孙在斡儿洹、薛凉格河两间,塔勒浑河勒的地面里。”
五代唐同光元年 (923) 改昌阳县置,属莱州。治所即今山东莱阳市。以在莱山之阳为名。明属登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属东海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7年改设莱阳市。古旧县名。五代唐同
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北青石岭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 青石岭关 “在盖平县北十二里。凿山通路,形胜险隘,县出入必由,关上有 ‘万历’ 年号”。
北宋置,属清湘县。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建江注入湘江处之凤凰咀。明于此置巡司。在吉林省东辽县北部。面积259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建安,人口 4270。初名二道河子,清末称安仁镇。1984年
即今云南昭通市和大关县西之洒鱼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2曲州:“七曲水,在州西北三十里。”
即茶王城。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