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巴尔台
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巴林右旗自大板镇迁治于此。“沙巴尔台”,蒙古语意为有淤泥。1912年巴林右旗复迁回大板镇。
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巴林右旗自大板镇迁治于此。“沙巴尔台”,蒙古语意为有淤泥。1912年巴林右旗复迁回大板镇。
唐武德二年(619)改灌宁县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东南二十里导江铺。《元和志》卷31彭州导江县:“取《禹贡》岷山导江之义。”垂拱二年(686)属彭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三年(978)属永康军,熙宁五
一作屹槎山。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静乐县:屹嗟山在“县东北六十里,北接刁胡山,西通磨官谷。谷中有磨川水,亦流注汾水”。
在今广东恩平市东北五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 “天露山” 条: 独鹤山 “在县北百里。一峰耸拔,绵延三十里,亦名独鹤尖。山脉东连曹幕诸山,西北连老香诸山,亦与新兴县分界”。《清一统志
清初设太仆寺右翼牧厂,1936年改为太仆寺右旗,治所在上都河(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上都河)。1949年与明安旗合并设立明安太右联合旗。后又撤销明安太右联合旗,并入正镶白旗和正蓝旗。
俗名五塔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。建于清雍正间,原为慈灯寺 (俗名五塔寺) 内的一幢建筑,寺宇早已圯废。塔建于乾隆年间。蒙古语音译为 “塔本·骚布日格”。塔座为拱门方形高台,上有五座小塔,当
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二十里王寮乡。清光绪《富平县志》图:东北有王寮镇。在陕西省富平县中部。面积24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寮镇,人口1490。相传元时此地遭灾,镇国武仕王寮到此赈济灾民。为
即今四川广元市西之白龙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剑州: 黄沙江 “在州北百五十里,即白水江也。自青川所流入州界,经黄沙坝,因名。又折而东,至昭化县,入嘉陵江”。
①在今浙江遂昌县城西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君子山在“县南十五里。有二山相望,秀丽可挹,称为大小君子山”。②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君子山“在恩平县西北一百里,接新兴县界。左有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西南三峡镇。据林兴仁主修《台北县志》说:“附近为大嵙崁溪、横溪、三角涌溪,三川汇口之处,地呈三角形,故名。”
隋义宁元年(617)置,治九门县(今河北藁城县西北二十五里九门回族乡)。领九门、信义、新市三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北藁城市西北境一带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名观州。隋义宁元年(617年)置,治九门县(今河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