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门
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元年 (915),“遣澶州刺史王彦章将龙骧五百骑入魏州,屯金浪亭。魏兵相与谋曰: 朝廷忌吾军府强盛,欲设策使之残破耳。吾六州历代藩镇,兵未尝远出河门”。胡三省注: “按 《旧唐书》,魏州城外有河门旧堤,乐彦祯筑罗城,约河门旧堤周八十里。” 即此。
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贞明元年 (915),“遣澶州刺史王彦章将龙骧五百骑入魏州,屯金浪亭。魏兵相与谋曰: 朝廷忌吾军府强盛,欲设策使之残破耳。吾六州历代藩镇,兵未尝远出河门”。胡三省注: “按 《旧唐书》,魏州城外有河门旧堤,乐彦祯筑罗城,约河门旧堤周八十里。” 即此。
唐置,属升州。即今江苏句容县北六十里下蜀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肃宗上元元年(760),刘展军于白沙,李峘“悉锐兵守京口以待之。展乃自上流济,袭下蜀”,即此。北宋为句容县下蜀镇。
为明南京宫城东门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轻工机械厂厂区内。
在今四川綦江县及江津市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綦江县: 綦江 “在县南,即夜郎溪也。自南川县流入,亦曰南江。至县,色如苍帛,因名綦江。亦曰东溪。……西北流入江津县,谓之僰溪”。上源为松坎河,源出贵州桐梓
在今湖北阳新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兴国州: 朝天堤 “在州西五里古龙关下。永乐间,知州樊继修筑。今亦名樊公堤”。
在今宁夏中卫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》:韦静山“在中卫县西南”。
明永乐五年(1407)属新安府。治所在东潮县(今越南东北部广宁省东潮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宁省西南部及海兴省东北部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入安南。
即今上海市奉贤县西南十四里法华桥。宋时建有法华禅寺,后废。明建法华桥,故名。
清光绪十七年(1891)设卡。在帕米尔阿克苏河东岸新迭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5:“查阿克塔什亦在帕境,系十七年新设卡伦,为色勒库尔屏蔽。”光绪十八年(1892)六月初一日,“俄兵一百数十名抵阿克塔什,初
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北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帝纣“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,而盈巨桥之粟”。《集解》:服虔曰:“巨桥,仓名。许慎曰巨鹿水之大桥也,有漕粟也。”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“衡漳又北径巨桥邸阁西。旧有大梁横
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北八十里古竹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4处州府丽水县: 苦竹口隘 “在府南二十里,路出青田水口。《闻见录》: 由苦竹口至青田水道一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