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滋口市
俗称锯齿口、锯子口。即今湖南华容县东南五十三里注滋口镇。清光绪 《华容县志》 图: 东南有注滋口。
俗称锯齿口、锯子口。即今湖南华容县东南五十三里注滋口镇。清光绪 《华容县志》 图: 东南有注滋口。
即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草店乡。清有千总驻守。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北部。面积305平方千米。人口3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草店,人口 6000。昔有人在此搭草房开店而得名。1949年属岩草区。1950年属祝
北宋置,属尉氏县。即今河南尉氏县西南三十四里朱曲乡。
亦名执师子国。即今斯里兰卡。东晋法显《佛国记》:“泛海西南行,得冬初信风,昼夜十四日到师子国。彼国人云:相去可七百由延,其国大,在洲上东西五十由延,南北三十由延,左右小洲乃有百数。其间相去或十里二十里
清置,属四川提督。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改设马边厅。
在今江苏高邮市北三十五里张家沟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明置,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南花寨子乡。《皇明职方地图卷》中甘肃镇边图有花寨。
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51渭州平凉县:“会盟坛在县西北五里。唐贞元三年五月,浑瑊与吐蕃会盟处。”
在今江苏苏州城内西北隅。《吴地记》曰: “都亭桥,寿梦于此置都驿招四方贤客,基址见存。”
唐改含洭县置,武德五年 (622) 为洭州治。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。贞观初属广州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属连州,五年 (972) 以避太祖讳改为浛光县。古县名。唐以含洭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
即今广东台山市南乌猪洲。明《郑和航海图》作“乌猪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