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邑县
西魏大统十三年 (549) 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驻地虢镇。北周移武都郡治此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名虢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大统十三年(547年)置,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镇。属武都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名虢县。
西魏大统十三年 (549) 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驻地虢镇。北周移武都郡治此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名虢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大统十三年(547年)置,治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镇。属武都郡。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名虢县。
旧名鹤王墅。即今江苏太仓市东北岳王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镇洋县: “岳王市镇在城北三十里。”
地区名。依方国瑜《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》,西爨范围约东起今贵州西缘,西至云南牟定县、南华县,北边包括武定、禄劝等县,南边沿红河至屏边、河口等县。从南北朝至唐代爨部有东西爨之分,东西两爨中心地区之位置,
楚汉之际刘邦改博阳郡置,治所在博县(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)。因境内泰山得名。后移治奉高县 (今泰安市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、莱芜以南,肥城以东,宁阳、平邑以北,沂源、蒙阴以西地区。东汉以后辖
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伊州:“西北三百里甘露川有伊吾军,景龙四年置。”
在今四川彭山县东北岷江中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彭山县: “东北滨大江,内江自双流县流入焉,即牧马川也,合流而南,亦曰武阳江,江中有鼓楼滩。”
在今辽宁旅顺市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咸和九年(334),王齐、徐孟浮海去辽东。“船下马石津,皆为慕容仁所留”。胡注:“自建康出大江至于海,转料角至登州大洋;东北行,过大谢岛、龟歆岛、淤岛、乌湖岛三百
即今山东烟台、乳山二市之黄垒河。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 黄垒河 “在宁海州南一百里。发源姑余山,东南流入海”。
在今河南滑县西南。《宋史·高宗纪二》:南宋建炎二年(1127)五月,宗泽守东京,“河北制置使王彦部兵渡河,屯滑州之沙店”。即此。
1947年于王爷庙置,为兴安盟府驻地。治所即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。1964年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。1980年复设市,科尔沁右翼前旗驻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。兴安盟行政公署驻地。面积865平方千米。人口2
唐渤海国置,为晴州治。治所在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。一说在咸镜北道茂山东南。辽徙废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。为晴州治。辽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