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浮来

浮来

春秋时纪邑。在今山东莒县西。《春秋》: 隐公八年 (前715),“公及莒人盟于浮来”。杜注: “浮来,纪邑。东莞县北有邳乡,邳乡西有公来山,号曰邳来间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5谓在蒙阴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 ·沂州府一》 谓即莒县西三十里浮丘山。


古邑名。又作包来。春秋莒邑(或说属纪国)。在今山东省沂源县东南,一说在莒县西浮来山,又说在蒙阴县西北。《左传》隐公八年(前715年):“公及莒人盟于浮来。”即此。参见“包来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梁乐县

    南朝梁置,为梁乐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南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属连州。十八年(598) 改名宣乐县。古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阳山县南。为梁乐郡治。隋初改属连州。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宣

  • 二道沟

    ①在今吉林长春市北,头道沟西北二里。旧为中东铁路南部之终点。北达哈尔滨,南沿南满线直达辽宁。②在今吉林和龙市西北。产金矿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23:海兰河“又东北,北受二道沟河。河出富尔岭,东南流,北

  • 归化关

    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归化关“地形险要,有龙溪等砦大小横梁,为诸番出没处。自卫城南至叠溪之永镇堡,此为适中之地”。清以后废。

  • 洑溪

   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五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92宜兴县: 洑溪 “在县东南五里。源出荆山,北入荆溪”。

  • 子亭城

    又名紫亭城。在今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。《晋书·凉武昭王李玄盛传》 载:“筑城于敦煌南子亭,以威南虏。”即此。

  • 羊圈子谷

  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羊圈子谷“在绥远城东北六十六里。蒙古名衣马图”。

  • 蒲圻县

    三国吴黄武二年 (223) 析沙羡县置,属长沙郡。治所在兢江口 (今蒲圻市东北西梁湖畔衙门咀遗址)。《元和志》 卷27蒲圻县: “因蒲圻湖为名。”西晋迁治今嘉鱼县西南中洲上。东晋还治兢江口。南朝宋属江

  • 宝胜山

    在今福建罗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宝胜山 “在罗源县东北。山最高大。黄沙溪水出焉”。

  • 仇池郡

    ①东晋太元中置,治所在洛谷城(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)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改置镇,后复为郡。曾为梁州,益州、南秦州、成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北魏置,属东益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。西魏改为仇池

  • 塔出河

    今蒙古国前杭爱省塔沁河。《明英宗实录》: 正统九年 (1444) 九月,“得蒙古降人言,也先住于堆·塔出晃忽槐地,拟分兵南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