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源郡

清源郡
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泉州置,治所在晋江县 (今福建泉州市)。以泉山孔泉清源为名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12: 泉山 “山有石乳泉,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,其源流衍下达于江,以泉名山及州,以清源名郡”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和木兰溪流域、澎湖地区及厦门、同安、金门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改为泉州。


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泉州置,治晋江县(今福建泉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晋江和木兰溪流域澎湖地区及厦门、金门等市县。乾元元年(758年)复为泉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疋末

    西藏古地名。即匹播。《张说之文集》载:“拨川王论弓仁者,源出于疋末城,吐蕃赞普之王族也。”地在今西藏穷结县穷结雪。

  • 鸿隙陂

    又名鸿却陂、鸿郄陂。西汉武帝时开凿,引淮水入陂灌田。在今河南正阳县与息县间。成帝时罢。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 “初,汝南旧有鸿隙大陂,郡以为饶。成帝时,关东数水,陂溢为害。方进为相……遂奏罢之。” 东汉

  • 玉华岭

    在今福建清流县北。明嘉靖《清流县志》卷2:玉华岭“在县北五十里,属永得里。上有玉华西洞,中有石窗、石龛、石观音、石莲花、石狮子之类。宋乾道间始建佛庐于内”。

  • 庄浪河

    即逆水。在今甘肃中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庄浪卫“大通河”条下:“又庄浪河亦在卫南,下流合于大通河。”古称逆水、丽水。黄河上游支流。在甘肃省中部。源出甘、青两省边境的冷龙岭东麓,上游称金强河,东南流经甘

  • 洛源监

    在今陕西商州市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商州上洛郡: “有洛源监钱官。” 《清一统志· 商州》 “洛源监” 条引 《旧志》: “监在州东五十里孝野崖。”唐置,在今陕西省商洛市东。为钱官之所,属商州。后废。

  • 萧金镇

    即今甘肃西峰市南萧金镇。北宋置萧镇于此。

  • 膏谷盐井

    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南。清咸丰《开县志》 卷13: 膏谷井 “乾隆四十七年开,煎锅二十七口”。

  • 弄璋街

    即今云南盈江县西南二十三里弄璋街,为弄璋乡驻地。清光绪《腾越厅志稿》卷4:乾隆四十四年(1779)设弄璋街塘。傣语“弄”为水塘,“璋”为大象,意即象塘。

  • 库克乌苏河

    即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南之卡拉塔尔河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库克乌苏河“在伊犁西北。源出库陇奎山北麓,北流三百余里,入于巴勒喀什池”。

  • 下若里

    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六里下箬寺村。《陈书·高祖纪上》:陈霸先“吴兴长城下若里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