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溪县

清溪县

①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牛鞞县置,属资阳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内江市东北八十里。乾元元年 (758) 属资州。北宋乾德五年 (967) 废入内江县。

②一作青溪县。唐永贞元年 (805) 改还淳县置,属睦州。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千岛湖南山岛附近。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为淳化县。

③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 (955) 升小溪场置,属泉州。治所即今福建安溪县。明 《八闽通志》 卷2《地理·郡名》 安溪县: “旧名清溪,以县治前有溪清莹环绕,故名。” 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名安溪县。

④清雍正八年 (1730) 改黎大千户所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。1914年改为汉源县。

⑤即青谿县。清置,治所在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清溪镇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牛鞞县置,治今四川省内江市东北石子镇。属资州。北宋乾德五年(967年)废。(2)五代南唐保大十三年(955年)升小溪场置,治今福建省安溪县。属泉州。《八闽通志》安溪县:“旧名清溪,以县治前有溪清莹环绕,故名。”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改名安溪县。(2)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裁黎大千户所置,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清溪镇。属雅州府。1914年因与贵州省清溪县重名,改名汉源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恭州

    ①北周保定二年 (562) 析南宁州置,治所在朱提县 (今云南昭通市境)。辖境约当今滇东北的大部地。隋大业初废入开边县。唐武德元年(618) 复置,治安上县 (今云南昭通市境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昭通市及

  • ?矶

    即��矶山。 今安徽芜湖市西南、 无为县东长江西岸蛟矶山。 《舆地纪胜》 卷18太平州: ��矶,“在芜湖县西南七里大江中。上有旧宁渊观”。因江

  • 小剑山

    在今四川剑阁县北,南距大剑山三十里。为剑阁道至险地段。唐徐坚《初学记》卷8引《华阳国志》:“诸葛亮相蜀,凿石架空,为飞梁阁道,即古剑阁道”,以通蜀汉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剑门县:大剑山“其北三十里所有

  • 鹊尾洲

    亦作鹊洲。在今安徽繁昌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镇一带长江沿岸。《宋书· 明帝纪》: 泰始二年(466) 三月, “袁��顿鹊尾, 联营迄至浓湖, 众十余万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28南

  • 平城江

    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塘㙍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吴川县:平城江在“县西二十里。源出(化)州境那阳山,经林公渡入海”。《清一统志·高州府》:平城江在“源出化州那阳山,南流为平泽水,又东南流至

  • 克拉尔济土司

    即拉尔吉土司。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南境。清末并入安冲土司。

  • 江潭苑

    又名王游苑。南朝梁大同九年(543)建,在今江苏南京市西二十里。《梁书·侯景传》:南康嗣王会理等率众三万,至于马卬洲,“侯景虑北军自白下而上,断其江路,请悉勒聚南岸,敕乃遣北军进江潭苑”。即此。又称王

  • 浠水县

    南朝梁改希水左县置,为永安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浠水县。以浠水为名。隋初属蕲州。大业初属蕲春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名兰溪县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蕲水县。1933年复名浠水县。闻一多为本县人。

  • 佛逝国

    室利佛逝国的省称。名见《旧唐书·玄宗纪下》 及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附“广州通海夷道”。

  • 亚港

    在今河南潢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光州:亚港“在州东二十五里。旧时引潢水及白露河诸川汇流入港,资以灌溉,为利甚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