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苑县

清苑县

北魏太和元年 (477) 置,属高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保定市东北七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681清苑县: “因县界清苑河为名。” 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复置,移治今保定市,属河间郡。唐属莫州。五代唐为泰州治。北宋初为保塞军治,太平兴国六年(981) 改名保塞县,为保州治。金大定十六年(1176) 复为清苑县。元为保定路治。明为保定府治。民国初为直隶保定道治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61年迁治南大冉,即今清苑县。


在河北省中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866平方千米。人口61.9万。辖8镇、1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清苑镇。北魏太和元年(477年)析新城县南境置清苑县,属高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省入乐乡县(治今保定市)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乐乡县改名清苑县,属河间郡。唐先后属蒲州、蠡州、瀛州、鄚州。五代属泰州。北宋太平兴国六年(981年)清苑县更名保塞县,属保州。金大定十六年(1176年)复名清苑县。元先后属顺天路、保定路。明、清属保定府。1913年属保定道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迁驻中大冉,属保定专区。1952年县人民政府迁驻南大冉,1958年并入保定市、唐县。1960年复设清苑县(含今顺平、满城县境),属保定市。1961年完县、满城县析出,清苑县复原制,属保定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86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太行山山前平原区,地势西北高东南低。唐河、清水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棉花、花生等,为国家小麦生产基地县和河北省花生出口基地县。工业有机械、制砖、化肥、食品、服装等。京珠高速公路及保沧、保衡、保安等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冉庄地道战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忽儿海卫

    又作忽鲁哈卫。明永乐七年 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。后改忽鲁爱卫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十三年改忽鲁

  • 野马川场

    明天启初置野马川百户所,即今贵州赫章县东二十二里野马川镇。1932年设镇,后废。1984年复设野马川镇。

  • 廉泉

    ①在今江西赣州市东南四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32赣州: 廉泉“在州报恩光孝寺。宋元嘉中泉涌,因施为寺。时郡太守以廉名,因名曰廉泉。东坡题诗云: 廉者谓我廉,何以此名为。纷然立名字,此水了不知”。②在今广东

  • 那劳墟

    即今广西西林县东那劳乡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西林县图:西有那劳塘。清边疆大臣岑毓英、岑春煊为本乡人。有宫保府宅第。

  • 白荡

    又名白家田。在今江苏昆山市南三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长洲县:白荡“西连双洋荡,又西接陈湖,南连朱沙港,汇为巨浸,下流注淀山湖”。

  • 八十家子

   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百里。清代为右玉县北杀虎口外驿站。光绪《山西通志》卷30:八十家子“在(和林格尔)厅南,杀虎口外,为入口第一站”。

  • 上封寺

    在今湖南衡阳市南岳区西北祝融峰上。旧为光天观,隋大业中始易为寺。《方舆胜览》卷23潭州:上封寺“在祝融之绝顶。早秋已冰,夏亦夹衣。木之高大者不过七八尺,谓之矮松。上有雷池,题咏甚多”。

  • 犀浦县

    唐垂拱二年 (686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郫县东南二十里犀浦镇。《元和志》 卷31犀浦县: “昔蜀守李冰造五石犀,沉之于水以厌怪,因取其事为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属蜀郡,至德二年(757

  • 黄范站

    元置,属邕州路。在今广西邕宁县东北邕江岸。明改为驿。元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邕宁县(蒲庙)东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吴孙集

    即今山东曲阜市北二十六里吴村镇。清乾隆《曲阜县志》卷36:“吴孙集,有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