渑池郡
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治所在渑池县 (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、洛宁二县一部分。西魏大统十一年 (545)废。
②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义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
(渑miǎn) 北魏置,治北渑池县(今河南渑池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西、北部。西魏改为河南郡。
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治所在渑池县 (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、洛宁二县一部分。西魏大统十一年 (545)废。
②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义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
(渑miǎn) 北魏置,治北渑池县(今河南渑池县西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县西、北部。西魏改为河南郡。
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。元刘郁 《西使记》: 海铁山 “西南行二十里,有关曰铁木儿忏察,守关者皆汉民,关径崎岖栈道。山关至阿里麻里城”。
即今广东梅县西北梅西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在今广东省梅县西北石正一带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移太平乡巡检司治此。
古国名。即今菲律宾之吕宋岛,主要指马尼拉及其附近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 有专条记述。自1571年至1898年,其地为西班牙所侵占,故清谢清高《海录》作小吕宋,而以西班牙为大吕宋。
隋大业二年(603)改大渡戍置,属嶲州。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大渡河南岸。唐武德元年(618)改置阳山县。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部、直湖港和新渎桥港两岸。面积9平方千米。人口 8000。镇人民政府驻阳山,
在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大宁卫: “满套儿地在密云边白马关外二百五十里。”
即不屠何。在今辽宁锦州市西北。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败胡、貉,破屠何。”
1925年河北省政府析获鹿县石家庄、休门二镇合置石门市政公所,1939年设石门市,治石家庄(今河北石家庄市)。1947年11月当地解放,12月改名石家庄市。旧市名。在今河北省西部。1902—1907年
在今河南新蔡县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新蔡县:“有大吕亭。”注引《地道记》曰:“故吕侯国。”《水经·汝水注》:汝水“又东为青陂,陂东对大吕亭。……西南有小吕亭,故此称大也”。
即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北和乐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万州图: 东北有和乐市。
即西倾山。亦作罗插普喇山。在今青海省东部、甘肃西南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