渭滨县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周城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。大业二年 (606)改为郿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以周城改名,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。属扶风郡。大业二年(606年)改名郿县。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周城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渭河北岸。大业二年 (606)改为郿县。
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以周城改名,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。属扶风郡。大业二年(606年)改名郿县。
东晋太元中置,属武阳县。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晋置西城戍,以为井防。后魏平蜀,改为普宁县。”南朝梁于此置怀仁县。
又名百善铺。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宿州“第城驿”条下:“又有百善道驿在州西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云:古有百战道也。”
在今河北蠡县东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蠡吾县有“石羊垒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蠡县:石羊垒,“昔人屯戍处。今堙”。
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莱芜县: “矿山在县西北五里。尝出铁矿。”
在今湖北鄂州市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12武昌县:吴造岘,“《舆地志》云,孙权于樊口被风破船,凿樊岭而归,因以为名”。
即今安徽宣州市北水阳江西岸新河镇。清嘉庆 《宣国府志》 卷12宣城县: 新河庄镇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
一作东长寿。即今河北新乐市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新乐县图:西南有东常寿。1958年新乐县迁冶于此。1992年改设新乐市。
在今山西右玉县北二十里黄土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黄土堡 “嘉靖三十七年筑,万历十六年增修,周一里有奇。堡地势平衍,寇骑易于蹂躏”。
1914年由原黑河道的瑷珲、呼玛两县、漠河设治局及前兴东道的萝北县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瑷珲县 (今黑龙江黑河市南爱辉镇)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小兴安岭、梧桐河以东,松花江北岸及伊勒呼里山以北大兴安岭地区。
①即古丹山。在今山东临朐县东三十六里,接临朐县界。②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4江陵府:纪山“在府北四十里。绵亘自荆门西山而来,盖荆州之主山也。后梁宣、明二帝陵林木郁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