隋、唐铁勒十五部之一。在今蒙古国色楞格省东境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多览葛》:多览葛“亦曰多滥,在薛延陀东,滨同罗水,胜兵万人”。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于此置燕然都督府。
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20黔江县:“唐武德元年再置,移就无慈城。”《清一统志·酉阳州》:石城废县,“《元统志》:县昔为蛮洞侵扰, 移治老鹰寨”。清光绪《黔江县志》卷1:故无慈城
元至正十七年 (1357) 农民义军领袖明玉珍由鄂入蜀,连破元军,陆续占有川蜀诸州县。二十年(1360) 据成都 (今四川成都市),自称陇蜀王。二十二年 (1362) 即帝位于重庆 (今四川重庆市),
即今山西交口县东七十里大麦郊镇。民国属隰县,有县佐驻此。1936年3月,中国工农红军东征总指挥部在东征途中曾驻扎于此。
东汉改竹县置,属沛国。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北二十里老符离集。西晋改为竺邑县。
明嘉靖中置,属绥宁县。即今湖南绥宁县驻地长铺镇。
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南白水县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。隋属冯翊郡。唐开元四年 (716) 改为奉先县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复名蒲城县,属同州。天禧四年 (1020) 改属华州。清
即今云南凤庆县东北百七十里鲁史镇。清置阿鲁巡司,故名。彝语“阿鲁”意为小城镇。后简称鲁司。转音为鲁史。
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(385)改中山郡为尹,并定都于此,治弗违县(今河北定州市)。北魏复改为郡。十六国后燕慕容垂燕元二年(385年)改中山郡置,为后燕国都。治弗违县(今河北定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
一作卢。 又作彭戏。 春秋秦邑。 即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南彭衙村、北彭衙村。《春秋》:文公二年 (前625),“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”。杜注: “冯翊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。” 即此。西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