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溱水

溱水

①又名潧水、鄫水。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。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: 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”《说文》: “溱水在郑国,南入于洧。”

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,亦谓之青衣水也。东南径朗陵县故县西。溱水又南屈径其县南,又东北径北宜春县故城北。溱水又东北径马香城北,又东北入汝。” 南朝梁中大通二年 (530),陈庆之 “破魏颍州刺史娄起等于此”。

③古秦水。一名肆水。在今湖南临武县南。源出临武县西南华阴山,东流会武溪水,遂通称武水。东流经宜章县,入广东昌乐县,至韶关市合浈水,南流为北江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桂阳郡临武县: “秦水东南至浈阳入洭。” 《水经》: “溱水出桂阳临武县南,绕城西北屈东流,……东至曲江县……过浈阳县,……南入于海。” 郦注: “溱水……北与武溪合,东南径临武县西,谓之武溪。……南注于郁,而入于海。” 按 《汉志》、《水经》 俱以溱水为经流,郦注谓溱水入武溪水,以武溪水为正流。故溱水下游亦有武水之名。今通称出湖南临武至韶关市会浈水者为武水。


(溱zhēn) 古水名。(1)在今河南省新密市西。为双洎河上源支流。《诗经·郑风·褰裳》:“子惠思我,褰裳涉溱。”(2)即今河南省确山、汝南两县境内汝河支流臻头河。南朝梁中大通二年(530年)陈庆之败北魏将娄起于此。(3)即今广东省武水、北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山都县

    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。东汉移治今湖北谷城县东南。西晋属襄阳郡。南朝宋属新野郡。南齐属义安郡。北周废入安养县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西北。属南阳郡。东汉迁治今湖北省谷城县

  • 安富县

    三国魏置,属锡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郧县东南。景初元年(237)属上庸郡。南齐属齐兴郡。梁为安富郡治。隋属均州,仁寿初改为安福县。

  • 堂邑郡

    西晋永兴元年 (304) 置,属徐州。治所在堂邑县 (今江苏六合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六合县、安徽天长市西部地。东晋安帝时改为秦郡。(1)西晋惠帝时置,治堂邑县(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北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

  • 观音坨山

   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观音坨山“在县(今城关镇)北四十里。孤峰插天,盘亘千仞,上可容千余人,中有清泉飞瀑,绕流而下”。

  • 仇由

    即厹由。春秋国名。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知伯将伐仇由,而道难不通,乃铸大钟遗仇由之君。”即此。春秋战国时国名。即今山西省盂县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下》:“知伯将伐仇由,而道难不通”,即此。

  • 萧家岛关

    明置,属金州卫。即今辽宁庄河市西南后萧家泊子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金州卫: “东北有萧家岛,有关。” 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金州卫:萧家岛 “在卫东北百五十里,有萧家岛关,驻兵戍守”。

  • 大川

    集镇名。在吉林省通化县西南部。大川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880。清光绪初年建屯时,古树参天,俗称大树川,简称今名。201国道经此。

  • 界首县

    1946年豫皖苏边区改界首集置,治所即今安徽界首市。1948年改为界首市。旧县名。1953年由界首市改置。1959年撤销,与太和县合并改设首太县。1961年恢复界首县。1989年撤销,改设界首市。

  • 恶溪

    ①即今浙江丽水市、缙云县、磐安县境内之好溪。为瓯江支流。南朝宋谢灵运 《与弟书》: “闻恶溪道中九十九里有五十九滩。王右军游此恶道,叹其奇绝。” 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处州丽水县: “东十里有恶溪,多水

  • 广化郡

    北魏置,属南岐州。治所在广化县(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)。《周书·赵昶传》:“世宗初,凤州人仇周贡、魏兴等反, 自称周公,有众八千人。破广化郡,攻没诸县,分兵西入,围广业、修城二郡。”即此。辖境相当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