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满城县

满城县
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永乐县置,属上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县北二里。北宋景德中废入保寨县。金大定二十八年 (1188) 复置,移治塔院村(今满城县西二里),属保州。元属保定路。明初移治今满城县,属保定府。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
在河北省中西部。属保定市。面积650平方千米。人口38万。辖4镇、9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满城镇。地名含义一曰为蒲城之讹;一曰因张苍封北平侯,子孙满邑,故名。西汉置北平县,治今县北,属中山郡(国)。东魏兴和二年(540年)析置永乐县,属乐良郡。北齐北平县省入永乐县。隋属易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今名。宋省入保塞县。金大定二十八年(1188年)复置,治今县西,属保州,后属顺天路。元至元十二年(1275年)属保定路。明初移今治。洪武十年(1377年)省入庆都县,十三年复置,属保定府。清属保定府。1913年属范阳道,后改属保定道。1928年直隶河北省。1937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保定专区,1958年并入保定市,设满城区。1961年复设满城县,属保定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83年划归保定市。地处太行山东麓,西北部为山区,东南部为山前平原区。地势西北高、东南低。漕河、界河流经县境,有龙门、马连川等水库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甘薯、棉花等,盛产苹果、桃、梨、柿子,草莓产量居全国之冠。沙石资源丰富。工业有机械、建材、化工、酿酒、皮革等。京广、保神铁路及京获、保易等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陵山汉墓、张柔墓、龙门湖、曹仙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孟津县

    金改河清县置,属河南府。治所在孟津渡(今河南孟津县东老城东二十里)。元属河南府路。明属河南府,嘉靖十四年 (1535) 徙治圣贤庄 (今孟津县东二十五里老城)。民国初属河南河洛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

  • 武口寨

   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 (1010) 置,属慈利县。即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南二十六里大溶溪镇。明洪武三十一年 (1398) 改置大庸所。

  • 三咩

    北宋时对西藏扎囊县桑伊区的汉译称。宋张方平《乐全集》卷22:“秦州奏唃厮啰事”,称唃厮啰为“西域武三咩人”。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沿臧河流域(今雅鲁藏布江)南北两岸设置称为“如”的军政区域四个,

  • 郪城

    指唐代郪县城。即今四川三台县。杜甫在梓州郪县,写有 《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弟武判官弟赴成都府》、《九月》 等诗。

  • 会军堂山

    即会军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梓州铜山县:“有会军堂山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2铜山县:会军堂山“高三里。蜀主刘玄德遣孔明、张飞分定州界,略地至此,百姓以牛酒犒师,武侯因会军士于此,后传云

  • 满珠府

    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置,属黑龙江呼伦道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。不久更名胪滨府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置,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,属呼伦兵备道。后改胪滨府。

  • 柯耳鲁

    亦作哈喇鲁、匣剌鲁。元 《经世大典图》绘其在阿里麻里西北。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 “柯耳鲁地”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 六年 (1211),“西域哈喇鲁部主阿昔

  • 石济水

    亦名济水、泲水。即今河北赞皇、高邑、柏乡县境之泲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常山郡房子:“赞皇山,(石)济水所出,东至廮陶入汦。”其下游历代屡有变迁,已非故道。

  • 庚除山

    在今四川绵竹县东四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绵竹县有庚除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73绵竹县:“在县东北四十里。即张道陵二十四化之一也。山有二石室,天宝七年敕置庚除观。今废。”

  • 朗噶孜

    即浪噶子。今西藏浪卡子县。清松筠《丁已秋阅吟·朗噶孜》 诗注: “朗噶孜本名那噶尔孜。”见“浪卡子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