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真观
又名玄帝庙、上帝庙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建,在今辽宁盖州市城内西大街路北。为供奉玄天上帝(即玉皇大帝)宫观。今仅存正殿,塑像早已不存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又名玄帝庙、上帝庙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建,在今辽宁盖州市城内西大街路北。为供奉玄天上帝(即玉皇大帝)宫观。今仅存正殿,塑像早已不存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。《明史·朱燮元传》:万历年间,“石砫女土司秦良玉卒败贼(奢崇明)牛头镇,复新都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新都县:弥牟镇,“牛头即弥牟镇,音讹也”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寿光市境西部。属
蒙古宪宗六年(1256)置太池千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太池县,属宜良州。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西北二十四里汤池镇。二十一年(1284)后废入宜良县。
在今湖北崇阳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 黄庭坚读书堂 “在崇阳县东金城山麓。扁曰浩然”。
清康熙八年(1669)郑成功子郑经改东都承天府置,治所在今台湾台南市。辖今台湾岛和附近澎湖等岛屿。二十三年(1885)改置台湾府。清康熙八年(1669年)郑成功子郑经置,治今台湾省台南市。辖今台湾岛以
在今陕西洋县北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4汉中府:石锉山“山最高,顶石如锉”。
即吉兰丹。 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东北部吉兰丹一带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北宋时藏族地方政权辖地。约在今西藏阿里地区西北部及毗邻克什米尔东部拉达克地区。藏族吐蕃王朝(约629—842)极盛时号称大蕃,吐蕃灭亡后,其王室后裔的一支领有其地,因称小蕃。公元10世纪时曾与辽王朝通
①西晋改界休县置,属西河国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十五里。后废。北魏太和八年(484)复置,属西河郡。移治今介休市。北周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平昌县为介休县,属介州。治所即今介休市。大业初属西河
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阿姆河下游东岸比鲁厄一带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、阿姆河下游东岸。元时为察合台汗国属地。
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灵川县“千秋峰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千秋峡丛山列拥,亦名笔峡,大融江经此,风水相搏,涛色如银,名曰银江。”又称笔峡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东北大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