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今陕西洋县西湑水乡。以近壻水,故名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明元年 (880) 十二月,“戊子,上至壻水”。即此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8: 兴道县有壻水镇。
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东北。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南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明废。
清康熙五十七年 (1718) 置,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北。后废。
①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以随州北界应浓山戍置,治所在永阳县(今湖北广水市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湖北广水、随州等市地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 治应山县(今广水市)。八年(625)又废。②唐
南宋置,属邕州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唐兴。元属来远路。明初废。南宋置,治所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唐兴。辖境相当今百色市西北一带。元属来安路。明初废。
北宋置,属渤海县。在今山东滨州市东南蒲城乡。
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延平卫。治所在福建将乐县南。清顺治十八年 (1661)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福建省将乐县南。属延平卫。清顺治十八年(1661年)废。
即神山镇。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北庭大都护府: “南有神山镇。”
在今山东茌平县南古黄河上。北魏于此置四渎关,因四渎津为名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又东北流径四渎津,津西侧岸临河有四渎祠,东对四渎口。河水……始自是出,东北流径九里,与清水合,故济渎也。自河入济, 自
元置,属女直水达达路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富锦市西南古城(一说在今齐齐哈尔市)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