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秣陵镇

秣陵镇

即今江苏江宁县南秣陵镇。秦、汉为秣陵县治。宋 《景定建康志》 卷16: “秣陵镇在江宁县南五十里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 江宁府二》: 秣陵镇“元置巡司及税务。明置秣陵关,今仍为镇,有巡司”。


(1)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南部、秦淮河西岸。面积55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秣陵,人口 6000。 秦为秣陵县治,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纮传》: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曰:“纮谓权(孙权)曰:秣陵,楚武王所置,名为金陵。地势冈阜连石头,访问故老,云昔秦始皇东巡会稽经此县,望气者云金陵地形有王者都邑之气,故掘断连冈,改名秣陵。”东汉末县废。北宋景德间设镇,明时置关,称秣陵关。1949年为秣陵镇。1957年晋陵、爱陵二乡并入,1958年改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89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淡水鱼等。矿产有铁、硬石膏。有采矿、建材、铸造、机械等企业。宁郎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化遗址。(2)在河南省项城市中南部。面积4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秣陵,人口1万。因南北朝时曾置秣陵县,故名。金置殄寇镇。明宣德三年(1428年)为项城县治。1953年县人民政府迁至水寨镇后,此地称老城。1958年设老城公社,1982年析置秣陵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棉花等。有皮革、棉制品、工艺品等厂。106国道经此。古迹有文庙、莲溪书院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吕堰驿

    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县(驻张湾镇)北古驿镇(吕堰驿)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11:同治四年(1865)十二月,捻军“至襄阳之邓家湖、吕堰驿”。明初置,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。清于此设巡检司。

  • 息烽集中营旧址

    息烽集中营是国民党反动派关押共产党员、革命志士的监狱。初设在贵州息烽县城内,1939年夏起迁至猫洞和玄天洞。猫洞在县城南阳朗坝,为一天然溶洞,洞口宽15米、高4.3米。洞内40余平方米为审讯室,洞深2

  • 剻城县

    即蒯城县。西晋置,属始平郡。在今陕西宝鸡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凤翔府》: 剻城旧县 “在宝鸡县东”。古县名。西晋咸宁四年(278年)析陈仓县置,治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。属始平郡。后废。

  • 下应市

    旧名雅应。即今浙江鄞县东南下应镇。清光绪《鄞县志》卷2 《市镇》:下应“距城二十里”。

  • 阳凉北关

    北宋置,属介休县。在今山西灵石县北二十八里冷泉村附近。即今山西省灵石县东北冷泉。北宋属灵石县。

  • 越台 (臺) 井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山之西。一名越王井、越冈,又名赵佗井。亦名鲍姑井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9广州: 鲍姑井 “即万洪妻也。井在弥陀寺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9广州府: 越王井“在越秀山。一名赵佗井。南汉刘氏

  • 大阳戍

    在今湖北蕲春县西南蕲水东岸。《水经·蕲水注》:蕲春县“晋改为蕲阳县,县徙江州,置大阳戍”。

  • 许昌县

   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(221)改许县置,为颍川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。为五都之一。东魏天平元年(534)移治今许昌市东北五十一里许田,为许昌郡治。隋属颍川郡。唐属许州。五代唐改为许田县。②

  • 香山崖银场

    北宋置,属东莞县。在今广东珠海市东北唐家镇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东莞县有 “桂角、香山崖二银场”。北宋属东莞,在今广东省珠海市东北。

  • 五行山

    即太行山。在今山西东部与河北接界处。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武王欲筑宫于五行之山。”东汉高诱注:“五行山,今太行山也,在河内野王县北上党关也。”